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恩菲:勇担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责任

   2021-04-13 中国有色金属报
46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中国恩菲董事长 陆志方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
 
责编·作者:中国恩菲董事长 陆志方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创新工作,为我国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和掌握更多国之重器。作为伴随共和国有色金属工业诞生的有色工程设计单位,近70年来,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始终秉持科技报国、工程强国的初心使命,坚持“国家需要什么,就集中攻关什么、转化应用什么”,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发展变革,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道路上书写了“第一动力”的时代答卷。
 
  高技术引领高质量发展
 
  1953年2月4日,中国恩菲的前身国家重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局设计公司(以下合为简称“中国恩菲”)诞生在北京长安街畔。建立伊始,围绕国家基本金属品种、基本建设的需要,中国恩菲努力为行业掌握话语权而自力更生、探索前行,设计建设了我国的“铜都”“镍都”“铅都”“锌都”“锡都”“稀土之都”等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随后,在从传统设计单位转型为国际化工程公司的道路上,“恩菲脚步”迈向了广阔的国际市场,成为我国最早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开发境外矿产资源提供技术支持的综合服务商。
 
  六十八载一脉相承,代代恩菲人接力奋斗。至今,中国恩菲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2万个工程项目,几乎覆盖所有金属品种;形成科学研究、工程服务和产业投资三大业务领域;深耕非煤矿山、有色冶金、水务资源、能源环境、新高材料、市政文旅、城市矿产、智能装备、房产经营九大业务单元。聚焦行业发展前沿和企业生产实际,恩菲人将卓越技术应用于经典工程之中,不断提升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打造矿业强国、有色强国、美丽中国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原动力。
 
  在矿业领域,中国恩菲作为我国矿山工程技术的主要创源地之一,设计建成投产的有色、黑色、稀贵金属以及建材、化工矿山项目遍布全球。持续的创新实践支撑中国恩菲在非煤矿山技术领域保持着领先的地位,包括深井开采技术、自然崩落法技术、高浓度及膏体充填技术、固体钾盐矿地下开采技术、矿山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复杂多金属矿选矿技术、半自磨-球磨以及高压辊磨碎磨工艺技术、矿浆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大规模尾矿干堆技术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专长技术,堪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结合当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中国恩菲发挥工程经验和技术积淀,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带领百名博士科研团队共同开展专项攻关,与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联合建设中国矿业信息化协同创新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业工程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长沙矿山研究院实施“两院融合”后,发挥科研设计协同优势,深入推进“数字化、平台化、智慧化、国际化”转型,推出了“MIM+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谦比希铜矿等国内外知名矿山加装了“数字引擎”,着力建构行业数字化转型新业态。
 
  在有色冶金领域,中国恩菲在基础原料金属铜、铅、锌和战略金属镍、钴、锡、锑等方面,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冶炼技术,打造了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杆项目。铜铅冶炼方面,中国恩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冶炼技术,是中国原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有色冶金技术,能耗、回收率指标世界领先,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30余个铅冶炼项目,矿产铅产能全球占比超过50%,被国家九部委联合发文指定为“首选冶炼技术”,被英国金属导报誉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并在持续对外推广的过程中,成为中国先进清洁生产技术助力“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典范。近年来,中国恩菲自主研发了先进的侧吹冶炼技术,凭借其工艺先进、环境友好的显著优势,成为行业公认的城市矿山首选处理技术。在锌冶炼方面,中国恩菲开发了超大型焙烧炉及湿法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焙烧炉处理能力全球第一。镍冶炼方面,中国恩菲拥有红土镍矿和精炼镍的全套处理工艺,核心专长的RKEF镍铁冶炼技术填补了我国镍铁冶炼技术空白,成功应用于缅甸达贡山镍矿项目,改变了世界镍资源格局。HPAL技术堪称湿法工艺上的明珠,在将其成功应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项目的过程中,中国恩菲也为全球能源金属开发领域树立了新标杆,打造了中国技术标准“走出去”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示范基地,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材料保障。
 
  在聚焦主业,发挥矿山和有色冶金技术优势的同时,中国恩菲还形成了矿冶工程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无害处置及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让传统工业也能为“绿水青山”增光添彩;在化工环保、土壤修复、大气治理、水处理、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焚烧发电、城市矿山等领域深耕细作,也形成了独具优势的项目规划、咨询、设计、投融资、建造、运营等“一揽子”服务能力,投资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污水处理厂、光伏发电项目,都以其卓越的环保效益为“美丽中国”增添着力量。在硅基材料领域,上世纪末,面对国外对中国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原材料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中国恩菲迈开了国产化技术攻关的脚步,专注于多晶硅生产的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从300吨产业化示范线开始,在研发中应用、在应用中提升、在提升中与国际先进技术比肩甚至超越,形成了多晶硅生产领域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技术,形成万吨生产规模,奠定了中国多晶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如今,面对我国在集成电路、光通信“卡脖子”领域的迫切需求,中硅高科正向着“打造国家战略级硅基材料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向着实现“半导体多晶硅和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进口替代”持续进发。
 
  持续的砥砺创新,也让中国恩菲得到了国家和行业的充分认可。目前,公司共获得千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其中国家级150多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4项,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各1项,国家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19项、优秀工程设计奖22项、优质工程奖11项、优秀工程总承包奖4项……在践行“科技强国”、铸就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奖项如同累累功勋,是对中国恩菲孜孜求索、勇攀高峰的褒奖,也赋予恩菲人更多的责任和担当。
 
  强驱动永葆创新动能
 
  “十三五”期间,中国恩菲将“科学研究”作为三大业务领域之首,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努力实践中,建设了一批特色科技平台,打造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推出了一批国际专利标准。“三个一批”的形成,为夯实高技术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加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战略规划引领创新,不断推进“国家队”再拔尖再拔高再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领,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一直以来,中国恩菲都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研发带动工程实施和产业实践,落实上级中国五矿、中冶集团要求,坚持“以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再拔尖、以全产业链集成整合优势再拔高、以持续不断的革新创新能力实现市场的内拓外展再创业”。近年来,中国恩菲把“科学研究”纳入主营业务,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在深井开采与智能化生态矿山建设、绿色冶炼与智能工厂、城市矿产及资源再生利用、城市固废综合处置及节能环保和新材料开发等领域的引领技术、创新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方面实现了多点突破,打造和巩固了以独占鳌头的专长技术为核心的技术高地,以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平台建设保障创新,一批特色科技平台为完成扩试中试技术验证、突破工程应用研究转化奠定基础。目前,中国恩菲已经构建了“6311222”科技研发平台,包括6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3个院士专家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座技术研究院、1个国家平台、2个科技研发基地和22个省部级、行业级研发中心,确保实现全专业、全流程、全产业链的“全面、全链创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依托自主建设的恩菲研究院和偃师研发基地,中国恩菲专注于行业在关键环节上的“卡脖子”领域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建设了完备的“中试工程线”,打通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前瞻性研究和产业实践之间的“快速通道”。伴随持续推进的数字化、平台化、智慧化、国际化“四化转型”,中国恩菲发挥平台化转型的先发优势,一方面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夯实研发基础,另一方面努力扩大恩菲创新“朋友圈”,横向与行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元合作,为联合创新开垦肥沃的土壤;纵向从产业链、供应链各端发力,激活全要素的创新细胞。在此过程中,公司不遗余力地增加研发投入,牵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产业计划5项,国家课题14项,参与国家课题30项。
 
  以高层次人才激发创新,引进博士超过100名,为未来发展积蓄了创新后劲。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站在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战略高度,从“尊重人才、关爱人才”,到“育才、引才、聚才、用才”,再到多次强调“不拘一格降人才”,对我国人才事业和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而这也是中国恩菲人才建设的重要遵循。目前,中国恩菲形成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察设计大师、行业设计大师为引领的强大科研人才队伍,专业科研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过半。为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公司实施了“英才智库”“聚英强基”行动,先后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100多人,将科研-试验-应用的“一站式”服务提升到新高度。同时,着力建立起全面、灵活、有效的成果转化激励与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高端人才的创新活力,保障公司的创新动力。
 
  以高价值专利、标准推进创新,助力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中国装备产能“再升级”“走出去”。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将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知识产权和标准化的紧密结合”三大战略的进程中,中国恩菲努力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尤其注重标准国际化,使之成为公司赢得市场竞争、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性创新资源。近年来,公司始终保持着不少于500件/年的专利申报数量,截至2021年3月,拥有有效专利近1600件,其中发明专利近半、海外专利37件。作为行业标准规范处的挂靠单位,中国恩菲参与制定和发布国际、国家标准14项,发布行业、企业标准53项;成为ISO/TC300(固体回收燃料)国内对口单位、ISO/TC282国内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牵头建设了国家唯一的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有色金属),联合行业内50家优势企业共同打造技术标准创新应用平台,以标准化助力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正是基于丰硕的标准专利成果,中国恩菲实现了技术创新影响的持续扩大、市场和产业化步伐加速迈进,以红土镍矿湿法浸出及红土矿提钪为代表的领先技术已成功申请多项国际专利,在国际上多个有影响力的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传统资源与新能源产业的产业链搭载,有效构建了红土镍矿供给、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并将进一步发挥乘数效应,为提升中国技术的国际地位建立范式,为加强国家资源保障贡献力量。
 
  国家队践行创新责任
 
  千年大计、百年序章。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点和“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科技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中国恩菲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立足当前国家战略发展亟需的重点、难点,立足自身所处行业的空白、短板,立足中国五矿、中冶集团的大发展平台,进一步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第一,努力成为原创技术策源地。中国恩菲将继续积极与国家的科技计划、产业攻关计划相对接,瞄准有色矿冶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国际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针对矿山、冶炼、新能源、资源利用、节能环保等产业的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的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进行联合攻关,争取解决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体系,主动承担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原创技术的研发投入,在矿冶、固废、水务、碳中和等方向加快布局落实一批应用技术,在工业智能、新能源、高新材料、关键装备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在智能开采、铁基多金属、再生资源、生态修复等领域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不断增强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
 
  第二,努力成为科技人才高地。夯实高学历人才基础,在现有人员规模基础上加速打造200名博士创新团队,进一步完善“英才智库”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培养急需紧缺的战略科技、工程科技、科技管理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施“领鹰计划”“领衔专家”三年培养行动方案,将研发平台打造成为高水平技术创造、应用验证和成果转化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对重点科研团队单独考核、单独激励,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专心致志搞科研。
 
  第三,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特区”。抓住国资委“双百行动“深化改革试点单位,建立健全科研投入与产出、分享机制,对科技创新工作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推进恩菲矿研技术公司、恩菲工业废水科创公司等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公司的基础上,综合用好项目分红、“揭榜挂帅”、超额利润分享、五矿科创基金、双创基金,选取更多试点项目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与约束长效机制。推出“百名博士进企业”行动,立足行业前沿、关键共性和企业需求,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工程技术融合转化,以博士人才共享为基点,联合科技创新为纽带,将产学研用一体化加速推向新阶段。
 
  第四,努力成为“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链长。纵观公司多年的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可以说,每一项重大原创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及应用,都会对行业、经济、社会与环境产生影响,或触发新产业链的崛起,或支撑传统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下一步,中国恩菲将进一步发挥自身在工程技术创新与转化应用领域,品牌影响力大、客户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牵引作用,努力争做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链长,以更多原创技术创新链布局更多新兴产业链的发展,帮助国家在有色矿冶行业内,率先做到全产业链技术自立自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以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做好补链,提供更多“央企解决方案”;以练就更多独门绝技,做好强链,推进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构建产业生态体系融合畅通,做好固链,以平台化服务产业链上下游,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
 
  第五,努力成为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技术供给的“排头兵”。2020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给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将推动企业加快碳中和技术研发创新,加速推动行业企业优化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快速地压减碳峰值水平,为碳中和作出贡献。为此,中国恩菲早已启动了针对有色行业低碳发展“热焦难”问题的专项研究,一方面着手研发、应用、推广一批对于优化产业、能源结构具有影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另一方面,全面分析相关行业的碳排放情况,行业编制重大低碳领域政策、标准体系及应用技术提供智力支持;下一步,公司还将牵头在有色行业构建起碳足迹核算、碳配额分配、碳减排路线图、减排技术经济成本分析的工程实施体系。采用数字化孪生技术,搭建碳排放全过程管控与评估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生产全过程碳排放准确监测、评估和交易。
 
  “十四五”新篇章已经开启,创新的活力正在激发,创新的企业风华正茂,创新的未来大有可为,创新的时代伟力正在加速汇聚,驱动中国经济巨轮长风破浪、行稳致远。在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新征程中,中国恩菲将继续努力承担好“决策智囊、技术智库、智慧服务”的“三智”作用,践行“有色矿冶国家队、绿色环保排头兵、新兴产业创新者”的发展使命,用科技自立自强,为推动高技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