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发展动力——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之力②

   2021-04-12 中国有色金属报
41
核心提示:中国有色金属报评论员  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中国有色金属报评论员
 
  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是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一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上,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有色行业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风险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凝聚更强的精神动力砥砺奋进。
 
  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讲好红色故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行。在中国共产党已历经百年发展的时间长河里,从嘉兴南湖的“红船精神”开始,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的奋斗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在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拼搏与奋斗中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磨砺,凝聚共识,形成共同坚守的信仰,是党的重要精神“内核”。新时代发展中,更要注重深入挖掘红色故事、先进典型,发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将其转化为指导实践、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发扬红色传统,增强使命担当的奋斗精神。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前行是最好的传承。回顾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历程,同样有着光荣的“红色历史”。在党的领导下,无论在战火纷飞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发展时期,始终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断贡献着有色的“红色力量”。抗战时期的铁山垅钨矿,如今隶属于江西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江西铁山垅钨业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抗战时期的中华钨矿公司,这是中国共产党1931年建立领导的第一家国有企业、中央苏区第一家重工业企业、中央苏区第一家盈利性企业,为促进苏区经济发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作出过巨大贡献。流传广泛的“13万两黄金背后的红色故事”,是在党的领导下,玲珑金矿仅1939年至1945年就累计向延安运送黄金13万两,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发扬抗战精神,在一穷二白、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第一座铜矿山、第一个铝加工厂、第一个铅锌企业,以及有色工业的诸多第一得以建设与发展,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其中,凝结着老一辈有色人的艰辛探索和责任担当,更激励着后来者接续奋斗,成为时代向前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红色基因融入时代发展的最好答卷。
 
  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更好地凝聚发展动力,整装出发。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接续奋斗、创造时代奇迹的根基,是新时代实现伟大发展的制胜法宝。今天,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断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系列的完善,从应用单一到多品种产业链延伸,全方位、广泛地参与国家经济、国防、科技等建设,不断填补着国家发展空白,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红色基因“,正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养分,其精神“内核”已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新时代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更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动力引擎作用。
 
  一切向前看,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更要铭记光荣历史、坚定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薪火相传,把先辈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创造无愧于时代发展的新辉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