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两会聚焦】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题 有色行业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

   2021-03-12 中国有色金属报
49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定律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大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2035年前,从开放性的国际行
 
责编·作者:定律
 
  “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大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2035年前,从开放性的国际行业协会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在全球有色产业发展和市场供给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实现有色金属强国作贡献。”“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铝生产和消费国,加快推进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2021年全国两会乘着春风如期召开,有色行业的代表委员纷纷就“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今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面对不少风险挑战,有色行业怎样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行业企业怎样落实2035年远景目标?让我们看看有色行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怎么说。
 
  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
 
  要争当一流,高标准高质量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有色协会作为全国性工业行业协会,要适应新形势要求,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争当一流。协会在制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响亮提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迈进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努力争取到2025年前,从国内一流行业协会迈向开放性的国际行业协会。在巩固国内一流行业协会地位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在国际行业协会、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扩大全球影响力,为加快建设有色金属强国作贡献。到2035年前,从开放性的国际行业协会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行业协会。在全球有色产业发展和市场供给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为实现有色金属强国作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对协会“十四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张永利代表:“总书记的嘱托,我们有信心做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的新阐释,为我们吹响了新征程担当作为的集结号。进一步廓清了我们对高质量发展的认识,为我们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遵循。”全国人大代表、西部矿业集团董事长张永利表示,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部矿业集团未来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自觉当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传达到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中,把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厚爱和殷切期望转化为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抓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公司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具体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是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重大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青海的资源优势,把绿色发展融入到企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全过程,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重点是做好“矿山、盐湖、生态”三大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大文章。在矿山资源方面,通过资源整合和战略重组,打造有色金属、黑色资源采-选-冶-加工完整产业链,推动清洁能源的最大化利用,全面推进绿色矿山、智慧矿山、绿色工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盐湖资源方面,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持续探索盐湖镁资源开发利用新途径,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国内国际化工镁市场上走在前列、赢得主动、打出品牌,为青海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作出新贡献。在生态资源方面,持续提升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旅游品牌,再重点打造2~3个有特色的品牌景区,进一步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规模,力争“十四五”末公司文旅产业整体上市,为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三是增进民生福祉,担当国企责任。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同步增长,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坚决履行国企责任,根据西矿集团、西钢集团产业集中分布在民族地区的实际,积极探索企业与地方共融共建共享的发展路径,以产业带动民族地区发展,帮就业、帮教育、帮基建,为各族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促进民族团结,共建美丽家园,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展现企业担当,在增进民生福祉中贡献企业力量。
 
  唐复平委员:
  扶真贫、开新局的“五矿模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亿万人民众志成城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五矿集团董事长唐复平对记者说:“中国五矿的‘十四五’规划经过科学严谨的测算、上下几轮沟通,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我们在定量把握关键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十四五’的方向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五矿全部工作均围绕五年目标顺利起步、扎实推进。“今年的工作重点就是从内在动力层面出发,加快落实六大关键战略行动。”他说。一要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资源布局、完善体制机制,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行动;二要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落实重点任务,打造“五矿模式”升级版;三要实施重组整合战略行动,对内推进整合融合、打造产业平台,对外推动并购重组;四要不断提升人和物的效率、持续降低成本,实施竞争力提升行动;五要实施资本运营战略,要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强化资本运营运作能力;六要激发人才活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行动。
 
  余德辉委员:推进铝行业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助力实现碳中和
 
  “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原铝生产和消费国,加快推进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铝行业包括矿石开采、氧化铝生产、电解铝生产和铝材加工等环节,其中,电解铝生产过程消耗能源约占整个生产过程的76%,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最多。
  余德辉总结出我国铝行业的四大特点:一是碳排放量大。使用火电生产1吨电解铝,约排放二氧化碳11.2吨。2019年,我国火电生产电解铝碳排放量约3.5亿吨,约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6%。
 
  二是能源结构转型难度大。2019年,我国电解铝约86%的能源供应为火电(其中约70%为自备燃煤电厂),清洁能源供应比例只占14%左右。以自备燃煤电厂进行能源供应的铝企业,将是下一步铝行业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点和重点。
 
  三是消费需求不断增长。近10年来,我国电解铝产量年均增长率达8.5%以上,远高于全球年增长率4.7%的水平。长期而言,随着交通轻量化和光伏等产业发展,未来铝消费需求呈增长态势。据预测,2035年,我国对电解铝的需求将达到峰值。
 
  四是再生铝比例不高。再生铝生产能耗仅为原铝生产的5%左右。近年来,由于铝保有量、环境保护意识、废铝回收体系、回收技术等问题,我国铝供应主要依赖原铝生产。2018年,我国再生铝产量为695万吨,约占全部铝产量的19%。
 
  余德辉指出,加快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仅靠行业自律远远不够,国家层面要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加强对行业和企业碳减排、碳达峰以及超前谋划碳中和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真正形成政府、行业和企业的上下合力。为此,他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努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提案》。
 
  对于如何加快推进铝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他对记者表示,一是要制定碳达峰专项行动方案。鉴于铝行业碳排放量大、区域能源结构分布不合理等实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铝行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专项行动方案,纳入国家碳达峰行动方案统一实施,同时编制时间表和路线图,重点在相关政策制定、碳排放配额分配、推进行业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要严格控制排放总量。“十四五”是国家落实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考虑到铝消费需求仍会增加,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定铝行业碳排放总量目标,并加以严格控制,通过发挥目标引领作用,实施配额制碳排放管理,倒逼地方和企业进行碳减排。
 
  三是要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强对碳排放的源头控制,建立铝行业重大项目库,对于新建和置换转移产能,严禁自备火电建设,同时以限制传统能源比例、阶梯式补贴等方式,建立“一带一路”清洁能源与铝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企业向清洁能源地区布局和集中。对于存量产能,可采取逐步减少碳排放配额或差异电价等方式倒逼企业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从源头减少碳排放量。
 
  四是要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在国家层面成立铝行业绿色发展基金,推进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多方技术联合重组,开发和拓展技术性减排路径和空间,探索铝行业低碳排放的新途径、新工艺、新技术。
 
  五是要扶持再生铝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再生铝绿色循环产业,在国家建设的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中打造铝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完善废铝回收的相关制度、标准,促进再生铝产业快速发展。
 
  六是要做好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氧化铝、电解铝为重点的碳排放限额与评价工作,谋划和组织好有关企业参与碳交易方案制定、碳交易模拟试算、运行测试等工作。特别是对于电解铝产业,首先要做好碳排放情况摸底工作,率先参与碳市场交易。
 
  何文波委员:成为钢铁巨擘的“心头好”,有色行业要借力发力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钢铁行业发展既面临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所带来的机遇,也面临减碳发展和新冠肺炎疫情等所带来的挑战。面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钢铁行业将继续聚焦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这一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两大发展主题,着重解决控产能扩张、促产业集中、保资源安全三大行业痛点,持续推进国际化进程,为实现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起稳步、开良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正在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不遗余力。
 
  王文银委员:
 让第三代半导体不再“卡脖子”
 
  如何破解我国科技产业卡脖子难题,推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落地,打开成长空间?全国政协委员、正威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对此十分关注。他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一份提案中表示,当前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面临着产品开发与市场终端应用需求错位,产业链短时间暴发带来的人才与资金挤兑性风险,全国各地项目散乱发展等问题。
 
  据了解,第三代半导体是“十四五”国家研发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的重要发展方向,被视作我国半导体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王文银对记者说:“伴随着第三代半导体行业的触角向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铁交通、新能源充电桩等关键领域延伸,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风口已至。”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超14个第三代半导体项目及相关产业园签约落地,总投资额超800亿元,涉及7个省份9个地区。部分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的存在,意味着行政命令对产业链的影响大于市场调节,投资转换效率低,难以满足产业需求。王文银对记者说:“第三代半导体盈利释放缓慢,应该避免产业发展从一拥而上变为一地狼藉,通过规划引导将地方付出变为真正的产能。”
 
  对此,王文银建议:一是要重点扶持,协同攻关。具体而言,国家可以在国内重点扶植3~5家世界级龙头企业,加大整个产业链条的合作力度。他说:“从现状来看,美国的科锐、德国的英飞凌、日本的罗姆3家公司占据了全球SiC市场的较大份额。就国内而言,四川海威华芯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成功典范。”王文银对记者说:“我们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协同龙头企业攻关,才能形成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良性发展的格局。”二是要聚焦市场,抢占高地,第三代半导体这一领域,欧美日厂商起步早,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王文银认为,中国需在产业规划上作出更大努力,通过研究不断论证产业的实际发展路径。目前,第三代半导体在工业、消费、汽车等领域都有实际应用,未来可以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来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不断创新、探索应用。同时,做大蛋糕,占领市场,彻底将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三是要脚踏实地,合理规划。王文银对记者说,全球半导体年产值近5000亿美元,90%以上来自第一代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部分属于为了抢占市场的超前投资,我们坚信我国第三代半导体能够崛起,也不能忽略第一代、第二代半导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建议,从顶层设计入手,合理配置半导体领域资源,聚焦成熟产品,攻关关键产品,才能真正迎来半导体发展的春天。
 
  傅军委员:国家应大力支持
  与鼓励科学技术创新
 
  国家要在“十四五”期间确立100项重大技术攻关计划。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认为,国家在继续发展应用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同时,可在“十四五”期间确立100项重大技术攻关计划,发挥制度优势,集中人力、财力,鼓励和扶持有技术创新优势的国企、央企和民营龙头企业,像攻克“两弹一星”一样,重点突破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以抢占未来世界科技制高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