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危机中育新机 变局中开新局——2020年中国矿业发展先抑后扬走出“微笑曲线”

   2021-01-04 中国有色金属报
64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张雪卉  回首2020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矿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逆全球化浪潮导致矿业复
 
责编·作者:张雪卉
 
  回首2020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矿业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逆全球化浪潮导致矿业复苏脚步变缓,矿业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大宗矿产需求萎缩。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从一手抓防控到一手抓发展,从出口疲软到内需扩大,从深化全球合作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国矿业供需结构不断加快重构,打造了一条优势互补的全产业链,走出一条先抑后扬的“微笑曲线”,展现出了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
 
  开拓
  逆全球化时代育新机
 
  回望这一年,中国矿业在疫情“大考”下,发展格局不断革新,年初按下的“暂停键”,也随着一项项矿业新政的落地、企业策略的调整,开启了新局面,跑出了中国矿业“加速度”。
 
  2月,自然资源部相继发布出台《矿业权在疫情防控期间到期可延期申请》《疫情期间矿山地环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改为函审》等惠企政策,保障矿业企业平稳运行,给矿业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利好政策集成放大,推动了矿业市场走出阴霾,重拾活力。
 
  与此同时,广西自然资源厅出台实施20年来最大最全面的“矿业新政”。其他省(区、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也先后出台了多项涉矿政策,内容涉及适当延长矿业权有效期、延期缴纳出让收益、对急需用矿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线上审批等,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省,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与湖北省地质局签署了湖北省地质调查工作合作协议。双方围绕后疫情时代地质工作的新定位,共同推进湖北省地质事业转型升级,探索新型合作关系,推动湖北矿业企业加速复工复产,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找准时机按下“重启键”。非常时刻,行非常之策,有非常速度。
 
  3月,华刚矿业一季度铜金属产量创历史新高;
  4月,中铝股份贵州分公司矿业公司超额完成前两个月生产任务;
  5月,紫金矿业逆市增长,一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同比增长26.54%;
  6月,江铜主营收入达到预期目标,公司圆满完成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
  ……
  7月,据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统计显示,产业景气指数已处于“正常”区间运行。这标志着有色金属行业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取得显著成效,二季度以来生产经营逐步恢复,主体市场已经渡过难关,稳住了市场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
 
  “这一时机值得中资企业高度关注,应把握住机遇。”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在全国两会上说道。
 
  全球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保障能力不足是中国有色金属产业的一大短板,“走出去”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此时,一批有前瞻性的实力型矿企瞅准时机,精准施策,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将目光转向资源并购。
 
  6月7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以约38.83亿元收购西藏巨龙铜业50.1%股权。主导开发国内已探明最大斑岩型铜矿,建成后年产铜26.3万吨。6月15日,紫金矿业拟通过金山香港全资子公司,以16.99亿元收购圭亚那金田公司100%股权,年均产金将贡献超4吨。
 
  7月27日,中铝集团旗下色金属企业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以逾3.3亿元现金收购会泽安第斯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
 
  12月13日,洛阳钼业宣布与自由港公司达成股份购买协议,以5.5亿美元总价收购后者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的Kisanfu铜钴矿中95%的间接权益。
 
  12月15日,赤峰黄金以1.089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上市公司Resolute Mining Limited所持有的Mensin Bibiani Pty Ltd 100%股权,标的股权的核心资产为位于非洲加纳共和国的Bibiani金矿。
 
  矿企的逆势收购和快速发展引起多方关注,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就曾表示,在非常时期进行全球资源布局基于三点原因:
 
  首先,世界上好矿、大矿多被跨国矿业公司控制,而且越来越向头部企业聚集。中国矿业企业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是后来者,在看到资源丰富、设施成熟地区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那些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的地方。在那些被认为是有风险地区开疆拓土,才能有更多机会。
 
  其次,中国矿业行业需要与国家经济和需求规模相适配的大型、超大型跨国矿业公司。一是资源控制能力决定了话语权;二是全球配置资源和加强自主勘查是解决中国战略性矿产资源瓶颈的基本选择;三是作为市场后来者,必须形成比较竞争能力和比较竞争优势,才能在全球化资源配置中取胜。
 
  第三,中国矿企要实现弯道超车,必须掌握以下5项能力。一是战略性矿产资源控制能力;二是矿业技术与工程创新能力;三是投资和成本控制能力;四按照国际规则的运营管理能力;五信息化、智能化和文化融合能力。
 
  合理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布局,已经成为保障我国战略资源安全的重要抓手之一。矿企的系列动作,有效促进了经济双循环,优化了供给结构,改善了供给质量,这无疑给矿业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出台,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也将开始崭露头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都离不开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的支撑。以新能源汽车为例,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方向逐渐明晰,这对于矿产资源上下游相关行业快速发展带来重大利好。
 
  未来,矿业行业将持续向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倾斜,逆全球化时代,经济形势在变,矿业发展格局也在变,善于在逆势中抓住机遇的中国矿业,一定会在全球视野中大放异彩。
 
  创新
  一朵5G云进驻矿山
 
  “创新-智能-5G”,这一连串的词语成为了开局“十四五”的关键词,也是2020年矿业发展的榜上热词。当前,“5G+工业互联网”进入由起步期向快速发展期转变的重要阶段,智能技术正在成为“未来矿山”建设的支撑,“5G+智能矿山”是“5G+工业互联网”最典型的应用场景之一,也是成效最为显著的应用场景之一。这一年中,5G+智慧矿山建设不断传来好消息,科技创新的速度显然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据了解,自2019年6月,工信部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网络建设和应用创新迎来发展新阶段,工业互联网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钢铁冶炼、矿业、能源等重点领域,形成了数据采集和感知、辅助装配、精准操控、维护巡检、安全监控等多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截至目前,全国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超过800个,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互促共进,叠加倍增的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多家国内矿业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深入合作,实现了矿卡无人驾驶,提高矿车作业效率,减少现场人员数量,提升矿区生产作业的安全性。
 
  3月,矿冶集团地压监测团队成功研制了高灵敏度传感阵列、信号载流远传装置及井下能量自动捕获系统等成果,基于华为云及5G技术,结合人工智能分析,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4月,中国恩菲开发了数字矿山、数字工厂MIM技术体系,构建了矿冶企业全数字信息模型,形成了适用于有色行业的全要素、全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已为国内外多座矿山和厂企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顶层设计和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5月,工信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编制了《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指南(试行)》《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冶炼工厂建设指南(试行)》《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加工工厂建设指南(试行)》,切实加快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有色金属行业融合创新发展,引导有色金属企业智能升级。
 
  7月,山东黄金矿业(莱西)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计部署的矿井5G+远程遥控+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成为全国首家具有5G+无人驾驶技术的矿井。
 
  8月,中国恩菲自主开发出专利产品无人驾驶电机车,其应用可大幅度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解决劳动力短缺和人员安全问题。无人驾驶有轨电机车获批国家专利18项,矿山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系统技术获技术创新成果特等奖。
 
  10月,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简称“乌山”)“露天矿无人驾驶运输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重大成果突破,成为国内首家实现矿用卡车无人驾驶的纯无人化、安全员下车运行的矿山企业。同时,乌山成为国内首家实现100吨级以上无人矿卡纯无人状态满载行驶最高速度达到30km/h的矿山企业。
 
  当一个个“5G技术”进驻矿山,“5G+智能矿山”的应用场景、生产模式都在不断更新,采矿工程迈入遥控化、智能化乃至无人化的阶段,选冶过程全面实现自动化,并逐步拓展到智能化阶段;运输过程也引入无人化概念,从勘探数据到储量数据,从产量数据到运营数据,智能矿山正逐步展露出强大的生产力。
 
  随着智能矿山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推广,全国矿山智能化水平将整体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资源集约能力、环境保护水平都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我国矿业科技创新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业界共同努力。如智能矿山规划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加强融合云计算、大物流、移动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无人工作面发展缓慢;现有智能开采系统主要针对开采设备本身,缺乏全面、有效的煤层及地质环境信息,且未与工作面智能控制系统发生关联,难以实现工作面智能自适应开采;传感器检测精度不够,功能不齐全,现有传感器多为单变量传感器,单给的信息量不能准确反映设备和采场的关联情况;基础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对于移动装备的可靠性水平不高,极大地制约了智能化水平提升。
 
  具体到技术方面,矿山企业亟须攻关的关键技术包括:一是井下D-GIS透明地质技术;二是井下视频高效处理及VR技术;三是井下大容量快速通信技术;四是开采装备精确定位与导航技术;五是辅助运输系统连续化和无人化技术;六是智能化无人快速掘进技术;七是重大危险源智能感知与预警预报技术;八是高可靠性智能装备(终端)技术;九是矿山机器人路径规划与长时供电技术;十是露天开采无人化连续作业技术。
 
  智能矿山也给全球矿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矿业企业的成功转型不仅是采用最新的应用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将数字化和创新性的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策略中,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国外企业已启动了“未来矿山”计划。以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带动传统矿业转型和升级,打造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矿山,提高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矿业行业的必由之路。
 
  坚守
  紧握每张绿色通行证
 
  2020年,是继2017年六部委提出“全国建设千家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绿色矿山”要求之后,三年绿色矿山建设任务收官之年。如果说2019年的绿色矿山标准体系建设是绿色矿山的“起跑线”,那么2020年1月,自然资源部将953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则是给矿山颁发了一张“绿色通行证”。
 
  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20)》表明,2019年,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至2020年度中央财政安排奖补资金37亿元。根据遥感监测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新增矿山恢复治理面积约4.8万公顷。其中,在建和生产矿山新增恢复治理面积约1.92万公顷,占40.05%;废弃矿山新增恢复治理面积约2.88万公顷,占59.95%。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绿色矿山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为绿色矿山名录管理和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构建绿色矿山工作新机制,严把“绿色关口”,制定建设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路线图,按照自然资源部发布绿色矿山建设的9个行业标准,分类指导对标,河南、安徽、海南等省制定了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11个省正在研制地方标准。浙江、湖南、山东等9个省出台了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办法,研究提出多项激励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绿色矿业发展。
 
  随着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出台,绿色矿山建设正向着更加规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许多矿山企业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形成了一批资源绿色开发和产业发展新模式,树立了一批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企业管理规范化、生产工艺环保化、矿山环境生态化的先进典型。
 
  不平凡的成绩背后,是不平凡的努力。
 
  2020年,德兴铜矿连续获得“全国首届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绿色矿山个人突出贡献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此外,祝家调节库建设项目被纳入了中央环保督察。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成为“绿色制造-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西部矿业集团锡铁山分公司已成为青海省首个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矿山工厂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各矿山全部达到省级绿色矿山认证,各下属企业厂区全部建成花园式工厂。
 
  紫金矿业在资源评价、工艺技术研究及选择、矿山建设及生产过程管理上不断取得新优势。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韶关冶炼厂在国内率先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丹霞冶炼厂率先入选国家首批绿色工厂示范名单。
 
  新疆有色喀拉通克公司持续建设绿色矿山,使用水渣开展充填试验,投入1.14亿元实施冶炼环集烟气脱硫项目,投入1000万元实施冶炼厂污水处理站项目,拟新建10万吨综合物料库等。
 
  此外,还有新开元的花园式矿山、金徽矿业的“度假村”式矿区、宁波的矿坑赛车场……这些都是绿色矿山建设的成果结晶,也是矿业绿色发展的希望。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虽然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从总体上而言,绿色矿山数量偏少,质量也有待提高,绿色矿山的创新发展有待突破。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有关负责人在分析当前绿色矿山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时曾表示,矿山后备资源储量增长乏力,支撑发展的资源基础不牢;矿山规模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大矿少、小矿多”的格局仍未发生根本性改善;矿山建设水平差异大,矿山技术装备水平不均衡,大多数中小矿山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仍相当落后;矿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高,创建动力不足;市场投资环境缺乏吸引力,矿业投资不足甚至下滑等,特别是一些企业对绿色矿山内涵理解不全面,存在建设误区,内在动力不足,有的则历史遗留问题多,生存压力大,在绿色矿山建设方面“有心无力”。
 
  但从长期来看,矿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地位没有动摇,矿业发展的基础动力依然强劲。
 
  未来,矿企要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用绿色矿山建设的标准来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各项活动,使绿色发展贯穿于矿山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生产运营全过程,打造新时代矿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全球矿业“绿色复苏”。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推动我国矿业高质量发展已聚集起了磅礴力量。在危机中遇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站在“十四五”开局的节点上,就矿业行业而言,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不断开创新时代矿业发展新局面,中国矿业未来发展已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今朝矢志,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