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格局 再起航 华泰期货2021年衍生品市场年会召开

   2020-12-16 中国有色金属报
45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李铮  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摩擦、金融冲击等多重因素交织下跌宕起伏。2021年,我国乘势而上,
 
责编·作者:李铮
 
  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美摩擦、金融冲击等多重因素交织下跌宕起伏。2021年,我国乘势而上,将开启“十四五”时期新征程,大宗商品结构性牛市蓄势待发,衍生品的创新不断丰富着大类资本配置,金融科技对企业风险管理或带来颠覆性变革。
 
  12月10~12日,由华泰期货倾力打造,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华泰证券全力支持的“新格局·再起航——2021年衍生品市场年会”在京沪杭三地,通过线下现场列席和线上网络直播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本次年会聚焦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以期货衍生品为特色的财富管理,以及贵金属有色、黑色建材、能源化工、农产品、金融科技共六大主题,四十多位来自政府、金融机构、实体企业、大宗商品领域等各界专家和代表进行主题演讲和圆桌交流,共同展望2021年投资之道及中国衍生品市场发展之未来。
 
  2020年,期货行业跨越式发展,市场规模飞速增长,客户权益突破8000亿元,成交量增幅近80%;创新政策频频推出,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被陆续批准参与国债期货业务,品种上市不断提速,期货期权品种增至87个;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新上市低硫燃料油期货、国际铜两个国际化品种;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首家外资完全控股期货公司设立。
 
  华泰期货总经理徐炜中介绍,华泰期货秉承了华泰证券平台化、开放化的理念,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需要,坚定、有序地推动着数字化转型。2018年,公司就制定了金融科技战略规划,同时明确了“三精准一支持”和“数字化运营”的目标。2020年,华泰期货厚积薄发,市场成交量、权益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创近五年新高,金融科技领先发展,全新推出智慧华泰PC版,持续打造期赢天下APP,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保证金智能化管理系统、云平台服务体系等,实现客户体验升级,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双轮驱动,坚持打造投研和IT核心竞争力,创建专业与科技的行业领先品牌。
 
  徐炜中表示,我国期货市场已进入蓬勃向上的发展时期,正从单一的期货市场成长为更为广阔的衍生品市场,创新活力显著增强。我国期货市场立足于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发挥市场功能上将大有可为。今年,全球市场波动剧烈,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加剧,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以对冲风险的需求爆发性增长,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的数量大幅增长,但企业运用衍生品管理风险的比重仍然较低。徐炜中介绍,因为种种主客观因素,国内实体企业中通过衍生品管理风险的比重还不高,而在全球500强企业的基础原材料企业中,运用衍生品管理风险的企业比例高达95%以上。
 
  “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已经形成了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需要风险管理的行业数量众多。”徐炜中介绍称,“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成过程中,中国经济越来越展现出活力与韧性,国内期货衍生品市场必然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12月10日下午举行的贵金属有色分论坛上,华泰证券李斌表示,从有色方面来看,随着经济复苏,与有色消费相关性高的领域盈利复苏明显,因此有色相应需求将同步复苏,对应金属价格有望上涨,形成投资机遇。此外,“十四五”规划要点中,针对科技创新和产业补短板被重点提及,因此新材料也存在诸如国产替代、产品升级等投资机遇。
 
  华泰期货研究院有色研究员李苏横认为,2021年上半年,在全球范围内央行宽松货币不改,且通胀水平随经济状况回升逐渐被推高的情况下,贵金属价格仍有望继续走高。进入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导向是否会调整,面临更大不确定性,需谨防回调风险。
 
  中国黄金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市场研发部经理魏紫豪认为,铜价目前主要定价依据为流动性溢价,价格较基本面状况大幅高估,同时投机净多头达到历史高位,但是这些都不是严重问题。铜价的供需核心,国内方面要关注混矿产能的推进和白色家电产业在汇率和成本的双重打击下的生产状况,对外则需关注拜登对于疫情的态度。预计铜价波动率会进一步放大。如果拜登无法良好应对新冠疫情,则有可能出现不间断的财政放水,导致价格无法猜顶的状况存在,直到最后出现泡沫崩塌。反过来说,铜价下方的支撑会比较明确且顽强。
 
  华泰期货衍生品市场年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是华泰期货每年举办的大型机构投资者主题论坛,聚焦于行业前沿动态,着力搭建高端服务交流的平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