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五矿发布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0-08-24 中国有色金属报
56
核心提示:   近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正式对外发布2019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五矿自2008年以来连续发布
 
    近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五矿”)正式对外发布2019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这是中国五矿自2008年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3份报告。中国五矿2019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共计4万余字,用图130余张,全面系统披露了2019年中国五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行动与绩效。报告显示,2019年,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属矿产行业波动剧烈的复杂形势,中国五矿奋发拼搏,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0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纳税总额224.11亿元。中国五矿董事长、党组书记唐复平指出,2019年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要求,生产经营连续四年稳步增长,创重组以来最佳业绩,公司发展基础更稳、质量更高、信心更足。
 
  2019年,中国五矿进一步突出核心主业,“四梁八柱”业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3%,经营业绩类指标创历史新高,资产质量类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中国五矿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国文清对此表示:2019年,中国五矿步步紧跟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紧盯住“三步走、两翻番”目标,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把互补式重组的独特优势固化到五矿特色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治理体系中,圆满完成年度预算目标和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任务,为国民经济稳增长作出了应有贡献。
 
  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五矿一系列可持续发展指标表现不俗:公司依托优秀、稳定的业绩表现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2016~2018年任期业绩考核A级企业以及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
 
  经营发展方面,中国五矿坚定实施“竞争力提升”行动,突出做好金属矿业和冶金建设主责主业,推动传统贸易业务转型,稳健发展金融地产多元业务,6家企业积极开展“双百企业”综合性国企改革。截至2019年底,中国五矿铜资源储量3022.61万吨,锌1256.17万吨,镍120.36万吨、钨151.28万吨,铜、锌等基本金属资源量位列全球第一梯队,钨、锑、铋等中国优势金属资源量和产量全球领先。
 
  科技创新方面,2019年,公司整体研发费用较上一年同比增加51%;成立科技创新发展基金,组建首个公司级研究院——中国五矿新能源材料中央研究院;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截至目前,中国五矿共拥有14家成建制的研究设计机构,39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2.9万科技活动人员,拥有专利30516件。
 
  生态环保方面,2019年,中国五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有效模式,持续提升环保管理能力。
 
  全年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9.5%,COD排放量排入外环境同比下降13.5%,开展环保培训25万人次。
 
  安全生产方面,2019年,中国五矿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总目标,以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为抓手,加强安全管理,改进安全措施,为员工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全年组织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2.6万次,培训88.9万人次。
 
  企业发展新动能方面,2019年,中国五矿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产业,从资源端打造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具备10万吨级新能源电池正极与前驱体原料生产规模,高端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领先水平。在黑龙江投资开发龙江石墨项目,成功获取储量极为丰富的石墨资源,未来将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智能化矿山,打造涵盖石墨资源储备、采选、球形石墨及负极材料等深加工产业的一体化石墨产业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中国五矿在报告中特设“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战”专题,展示了该公司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全力以赴开展扶贫帮扶工作、硕果频现的总体情况。2019年,中国五矿秉承“特色、精准、长效”原则,打造具有五矿特色的扶贫体系和特色项目,全年共向6个定点扶贫县投入无偿帮扶资金5009.3万元,消费扶贫额达1650余万元,开展产业扶贫项目近30个。
 
  奋进新时代,奋力再出发。中国五矿在报告中也寄语未来发展。唐复平强调,2020年,中国五矿将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的力量。
  (五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