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改革创新 转型升级中铝山东企业生产经营稳步向好

   2020-06-11 中国有色金属报
58
核心提示:  中铝山东企业始建于1949年,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国有老企业。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企业创下了无数辉煌,为我国铝工业发展写
  中铝山东企业始建于1949年,是有着优良传统的国有老企业。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该企业创下了无数辉煌,为我国铝工业发展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它是新中国第一个氧化铝厂,是国家特大型联合企业及国家首批40家企业技术中心之一,先后为国家输送人才3万余人,同时,为我国其他氧化铝企业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摇篮”。
 
  70 多年的发展,为中铝山东企业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但传统的生产模式、独特的工艺水平这些过去赖以生存的企业“法宝”,面对新时期氧化铝同行的迅速崛起,尤其在我国环保政策发生变化、市场要求不断升级的新形势下,竞争力出现“乏力”状态。一段时间内,企业在盈利能力上已经明显落后民营企业。
 
  面对各种挑战,中铝山东企业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基调,实施“革命性、颠覆性、脱胎换骨”的改革,倡导“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新理念,聚焦“存量锦上添花、增量脱胎换骨、变量精准施策”,转型发展为铝行业中最具活力的精细氧化铝生产企业,实现生产经营稳步向好。2019年,中铝山东有限公司和山东铝业有限公司分别提前1个月和4个月完成年度利润考核目标;今年一季度,两公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均超额完成利润考核指标,并且多项技术指标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胜利实现首季“开门红”。
 
  品质驱动 锦上添花
 
  “不吃老本”首先是绝不固步自封,坚持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和优化,使之跟上时代步伐。中铝山东企业改变规模化生产模式,坚持“最小投入、最大产出”的原则,重点做好现有生产线的工艺技术优化、产品体系优化、产品质量优化、经济效益优化。
 
  以“精细氧化铝技术创新引领发展、冶金级氧化铝质量提升转型升级”为主线,中铝山东企业生产、营销单位和管理部门合力攻关,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推动质量转型,产品结构大幅优化,去冶金化成效显著,2019年,非冶金级氧化铝占比达到88.1%,较2018年提高22.83%。与冶金级氧化铝销售价格相比,高品质氧化铝、高品质氢氧化铝销售都实现大幅增利,改写了企业几十年不变的“初级品”生产历史。
 
  实现产品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中铝山东企业在传统产品升级中的又一重点。2019年,以“安全、质量、环保”三大攻坚战为载体,企业实施“质量提档升级”工程,全面提升氧化铝、水泥等系列产品的100多个品种质量品质,取得丰硕成果。4A分子筛产品重点质量指标PH值和吸水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微粉氢铝产品实施质量攻关,整体质量水平超过美国休伯同类产品,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9年,专用沸石获中铝集团首届质量奖。氧化铝质量指标得到优化,-45um含量较目标优化2.77%,一级品率较目标提高4.03%。“高品质氧化铝、板状刚玉、普通硅酸盐水泥、高纯液体氢氧化钠、工业用液氯”五项标准获得企业标准立项。在水泥生产上,中铝山东企业彻底摒弃按“国家标准”抓质量的传统思维,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转变为水泥产品的功能化特性,实施产品功能化管理,打造高端精品水泥,52.5标号水泥三天强度同比提高0.3MPa,长期占据山东省“排头兵”位置,2019年荣获首届中铝集团质量奖。
 
  产业升级 脱胎换骨
 
  70多年的发展中,中铝山东企业从未脱离氧化铝生产的主业,围绕主业衍生出的系列产品在很长时间内“不成气候”。面对逐步兴起的氧化铝行业规模化低成本竞争,企业从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着眼,另僻蹊径,将产业升级的重点放在铝基新材料研发和生产上,积极融入地方发展战略和中铝集团发展战略,改变传统工艺,加快推进“1+2+N”发展战略,迈向价值链高端,实现了产业升级促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响应淄博南部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高标准打造高端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中铝山东企业积极贯彻国家“退城入园”政策,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建设中铝齐鲁工业园,发展新兴材料产业。目前一期3个项目形成的板状刚玉、精细分子筛、环保吸附新材料产品生产线,均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进行生产,产品质量和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部分进口产品的替代,受到市场青睐。中铝齐鲁工业园已被列入淄博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定为淄博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发展先行区。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中铝山东企业杜绝低端复制,瞄准有市场、潜力大、有空间的项目,靶向研判,做好市场定位和科研支撑,以国际化领先水平为标准,加快建设进度,保证施工质量。2019年,铝基新材料二期板状刚玉和环保吸附新材料两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见效,与中铝科创园一期项目同被列入淄博市重大项目。环保新材料分子筛在国内率先取得饮用水除氟等重金属资质,获得了政府颁发的涉水证;环保吸附材料产品远销东南亚,在国际净水剂行业上打响中铝品牌。中铝山东企业以轨道交通、旋转门等型材精加工为切入点,加强与中国中车等央企合作,成功攻克了“复兴号”动车合金行李架、车辆轻量化6082合金产品,初步形成了铝精深加工产业平台。
 
  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科技永远是企业前进的第一动力,中铝山东企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紧盯国际领先技术和新发展、新动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产学研、上下游的结合,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上 “投用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杀手锏”技术和材料产品应用技术。
 
  对标国际一流实施技术攻关是中铝山东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第一战场。依靠技术创新,企业陆续开发了PVC专用沸石、发泡材料用超细高白微粉、低钠高活性氧化铝、低粘度填料、高品质氧化铝等10多项精细氧化铝新产品,实现了产品出口和替代进口,推动了高端精细氧化铝产品国产化进程。新型PVC专用沸石白度、杂质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出口日韩。新能源车用SMC填料等新材料,填补了高白产品系列空白。
 
  倡导工艺技术革新改进是中铝山东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途径。企业首创碱-石灰烧结法生产精细氧化铝工艺,开发碳酸化法制备各种晶态精细氧化铝、碱法生产高纯氧化铝等专有技术,独创高白填料生产技术,产品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拟薄水铝石产品转型升级,实现军工配套,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并出口欧美高端市场。目前,中铝山东企业精细氧化铝主要产品有沸石分子筛、拟薄水铝石、高白氢氧化铝等11大系列170多个品种,在生产规模、品种系列、产品质量、科技研发实力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是中铝集团精细氧化铝研产销基地,是中国最大的精细氧化铝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欧美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美誉。
 
  围绕市场需求、紧跟时代变化是中铝山东企业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目标。企业坚持精品战略,将普通产品做成产业精品,将工业原料做成新型材料,大力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例如在水泥生产上,中铝山东企业向高端迈进,成功研发海工水泥、核电水泥、62.5R等特种水泥,全年高端水泥销售占比达25%以上,荣获2019年度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和中铝集团“敬业楷模”等荣誉。
 
  绿色发展 循环经济
 
  作为国有企业,中铝山东企业自觉负起应有责任,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持走绿色发展、环保生产的效益型发展之路。山铝坚持“抓源头治理,控制中间过程,提高末端处理水平”的思路,从生产的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实施标本兼治、源头控制、根治污染的措施,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生产体系,逐步实现“装备现代化、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其中上市公司2019年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全国第四批“绿色工厂”。
 
  中铝山东企业积极落实国家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在全部关停三条电解铝生产线,投资实施“关小上大”热电机组项目和建设煤制气项目改善企业能源结构的基础上,2019年5月又根据环保形势的需要全部关停了炭素生产线。与此同时,稳步推进环保产业向纵深发展。企业联合淄博市申报成功了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参与编制的《公路工程赤泥(拜耳法)路基应用技术规程》已颁布为地方标准,全年累计利用赤泥同比增长63.6%。中铝山东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利用资源,在对氧化铝生产中的赤泥废渣和自备电厂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水泥和方砖的基础上,开发并实施了赤泥生产固体净水剂、赤泥作为路基材料等一系列技术成果,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污泥成为示范线,为解决企业固体、粉状废弃物和生活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充分展现出绿色环保示范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党建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法宝,中铝山东企业积极贯彻习总书记对中铝的批示精神,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建工作,构建“三横六纵”大党建工作体系,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建工作“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双百分”考核,保障了经营业绩提升和企业转型发展。
 
  站在高质量发展新的起点上,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山东铝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中铝山东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守河信心十足地说:“我们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定不移实施战略转型,开展全员全要素对标,落实‘具体抓、抓具体,反复抓、抓反复’的工作理念,挑战极限降本增效,坚决打赢提产量、提销量、提指标、提效率、增效益‘四提一增’攻坚战,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铝基新材料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