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镁冶炼配气工段论证评审会在京召开 镁冶炼用低阶煤高温热解煤气工艺纳入镁冶炼工序

   2020-06-10 中国有色金属报
49
核心提示:   6月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牵头组织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人民政府、榆林市工信局、府谷县镁工业协会及来自府谷地
   6月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牵头组织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人民政府、榆林市工信局、府谷县镁工业协会及来自府谷地区的镁冶炼企业在北京市召开府谷金属镁配气工段评审会,与会专家听取了报告,经质询和认真讨论,形成专家评审意见,一致通过了该研究报告。
 
  会议伊始,府谷县镁工业协会会长、陕西天宇镁业集团董事长陈根永对《府谷金属镁配气工段研究报告》进行了详细说明,介绍了该报告从论证到成文的全过程,及府谷县镁冶炼企业的现状。
 
  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教授、陕西省环境保护局原副局长冉新权指出:“该项目提出区别于兰炭行业的生产装备方型炉,将府谷镁行业创新的新型圆型铁炉配气工艺装备纳入镁行业规范管理,形成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合力,有利于镁产业冶炼水平的规范和提升,完善了镁产业链条,有利于镁产业绿色发展。”
 
  专家一致认为,府谷金属镁配气工段研究成果对优化产业链配置,促进金属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成果提出的结论和建议对完善提升金属镁生产工艺、技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结合镁行业规范条件的规定,可作为政府决策和行业管理的依据。
 
  府谷县是我国重要的镁冶炼基地,是全球最大的镁冶炼企业产业集群,2019年产量占全国和全球比重分别达到48%、40%,成为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据统计,2019年,陕西省原镁产量51.76万吨,其中,府谷县原镁产量43.33万吨。
 
  陈根永介绍道:“府谷县镁冶炼之所以异军突起,靠的是府谷县独特的资源利用型镁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府谷地区将‘低阶煤高温热解或中低温热解’后生产的煤气作为燃料生产金属镁,不仅实现了煤气回收,极大节省了燃料成本,还建立了原煤-煤炭热解-发电-硅铁-镁冶炼等相关循环产业链。
 
  “尤其是镁冶炼配气工段采用‘低阶煤高温热解装置’是府谷镁企业自主开发、独创的新型装置和工艺,区别于兰炭行业的工艺和装置。”
 
  专家认为,府谷镁冶炼企业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低阶煤高温热解工艺”技术,研发了圆型铁炉配气工艺装备,具有煤耗低、煤气产量高、副产品品质优、附加值高等优点,实现了煤炭分质利用多联产,凸显了府谷金属镁的竞争优势。
 
  “圆型铁炉是府谷县镁冶炼企业在生产实践中为了少产炭质产品,多产气而首创的,独一无二,并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专门用于生产煤气,同时,副产炭质产品(洁净炭)和煤焦油的一种生产工艺,属于独创的新生制气装置。”陈根永表示。
 
  据介绍,府谷县镁冶炼企业采用的低阶煤高温热解工艺把煤炭分质、分级利用多联产的理念纳入镁生产环节,产生大量廉价煤气燃料,使原镁生产成本较国内其他地区每吨降低约3000元左右。另外,每生产1吨镁比方型炉少使用8吨~12吨入炉煤,以日产80吨镁的企业为例,每日可少使用600吨~800吨入炉煤,可节省采购资金30万元以上。
 
  低阶煤高温热解工艺是镁冶炼最理想的配气装置,具有工艺技术有创新、环保治理可达标、安全运营有保障、有助于化解过剩产能等明显优势。
 
  专家认为,以金属镁的经济规模配套合理的配气规模装置,有利于金属镁生产安全管理和污染防治。按照吨镁消耗的能源测算,吨金属镁需匹配的煤气量为1.5万m3~1.8万m3,吨镁综合能耗可控制在4.5吨标煤以下。
 
  6月4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组织完成了《镁冶炼用低阶煤高温热解煤气》(2020-004-T/CNIA)和《镁冶炼用低阶煤高温热解煤气副产洁净炭》(2020-005-T/CNIA)2项协会标准的审定,发布后将积极组织宣贯和实施。
 
  专家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强化“三废”治理。二是政府应重视下游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布局,打造镁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
 
  与会专家肯定此次论证会取得的成果,一致认为应当积极引导、支持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会长林如海、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委员会秘书长马存真、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振文、府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包晨晨以及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院所专家参加了论证评审。评审会由镁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前主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