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5月,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88亿元,同比增长6%,盈利企业盈利总额11.46亿元,同比增长10.8%;留学人员领办、创办企业366家,其中在孵企业164家……
今年以来,作为我国惟一一家以稀土命名的国家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社会民生等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包头稀土高新区主动作为,以“抓作风”为保障、以市场主体期待和诉求为导向、以“优环境”为目标,多措并举,通过持之以恒的全面创新改革建立起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统一思想 增强内生动力
转变作风 “零距离”服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
为了进一步凝聚共识,促进作风建设形成常态化,包头稀土高新区建立“作风建设年”活动微信研讨群,确定学习主题,设定专题进行线上研讨、交流心得、建言献策。这种便捷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学习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园区51个部门入群研讨的290名副科级(含)以上领导干部,就如何加强自身工作,发表言论千余条,为推动稀土、铝铜、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提挡升级、加快建成国家稀土高新材料基地和中国“磁谷”、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
服务“零距离”,工作“心贴心”,没有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参与,作风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基于此,包头稀土高新区深入开展“项目大走访、企业大服务”活动,成立“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定期走访、跟踪服务重点工业项目,由过去的项目存在问题,业主找不到办理部门,影响项目建设,转变为现在的“项目主动有人问,审批环节主动有人指导,困难主动有人帮”的“三个主动”新局面。包头稀土高新区经信委、园区建设管理局、稀土和高新技术产业局、企业服务管理局、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相关服务企业的部门积极进入项目现场,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其中,企业服务管理局全面深入走访80个重点工业项目现场3次,协助解决天石稀土后期用电增容、江馨电子网络接入等4项问题。
金融创新 激发市场活力
放管结合 改革监管模式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也是营商环境的“命脉”。近年来,包头稀土高新区以破解企业或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为导向,探索出金融助力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包头稀土高新区创新推行“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服务券”,对购买平台签约机构服务的中小微企业进行补贴,补贴标准是每家中小微企业可自主申报3项不同的服务项目(产品),申领的服务券按照合同金额的40%予以补贴,每家中小微企业补贴额度累计上限为1万元,降低中小微企业的成本支出,提升中小微企业发展质量。
坚持把挂牌上市作为破解瓶颈的重要途径,建立梯队、重点培育,加快上市(挂牌)步伐。截至目前,园区在孵企业金名计算机、英华融泰成功挂牌“新三板”,在孵企业累计在“新三板”挂牌达4家,占包头市的25%,10家企业登陆四板市场。
围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的相关要求,白头稀土高新区先后出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规定》《促进科技创新20条》等一系列政策。积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健全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制定随机抽查计划,采取电脑摇号的方式随机抽取受检企业和执法人员,避免重复执法、加重企业负担。
包头稀土高新区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工作进行扶持奖励,极大提高了企业积极性。截至2017年年底,园区企业共获得专利授权2723项,占包头市的31.2%。其中,发明专利660项,占包头市的50.2%;实用新型专利1936项,外观设计专利127项,国际专利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31项,申请量和授权量均走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