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省促进有色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2017-06-05 中国有色金属报
52
核心提示: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42号文件《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通知》(以下简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42号文件《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山东省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严控新增产能,到2020年底前,使有色金属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并且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上,推动智能制造、拉长深加工产业链条,扩大市场应用,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技术合作。全力推进有色金属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促进山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

《通知》明确,到2020年底前,山东省氧化铝、电解铝、电解铜新增产能得到严格控制,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铜、铝材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明显增强,电解铝与铝材产量之比提高到1∶1.4,电解铜与铜材产量之比提高到1∶1.5;稀有金属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再生有色金属应用比重稳步提高,重点工艺技术装备取得突破,航空、汽车、电子、包装、轨道交通等领域有色金属材料消费量进一步增加,重大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大力化解过剩产能

《通知》表示,山东省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严控新增产能,确有必要的电解铝新(改、扩)建项目,必须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方案,对违规新建新增产能项目坚决清理并严肃问责。对达不到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的企业,立即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达标的企业,依法依规关停退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适时调整发展战略,主动压减存量产能,退出低效产能,加快转型发展。

  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智能制造,拉长深加工产业链条。在铝、铜加工骨干企业积极实施智能制造改造升级,支持山东省黄金采选企业主动建设智能采矿区,促进“互联网+”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融合。支持滨州、烟台、聊城打造高端铝产业集群,着力发展乘用车、航空和船用铝合金板,满足先进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等领域的需求。支持临沂提高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水平。

支持聊城、东营等市研发高精度压延铜箔产品、高档次引线框架材料、高效节能铜管复杂齿形成型新技术、铜铬锆合金非真空熔炼工艺。推动东营和临沂建设铜复杂资源清洁冶金技术体系研发和生产基地。鼓励邹平铝精深加工产业园、龙口铝加工产业园、阳谷铜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提升茌平信发铝加工产业园产品档次和水平,争取将以上园区培育成为省级或国家级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二是扩大市场应用。建立行业协会牵头,氧化铝、电解铝、铝材深加工企业参加,有关方面参与的协商合作机制。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拓展消费领域和空间。鼓励支持该省铝、铜行业重点企业集团积极参与制定有色金属产业标准体系,在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同时,加快省内有色金属行业有关标准的制定,以先进标准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和技术合作。发挥该省有色金属先进技术和装备优势,与伊朗、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开发铝土矿、铜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在有条件的国家或地区稳步开展有色金属初加工和深加工。支持滨州、东营和聊城铝、铜行业重点企业,积极参与中印、中菲、中拉矿业合作,向智利等国家输出先进冶金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提高该省有色金属工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政策保障措施

通知敦促山东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价格、能源、环保等相关政策衔接,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有色金属企业并购重组,全力推进有色金属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商务、环保、质监、金融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同时加强沟通衔接、会商协作,重大政策统筹协调,重大行动联合组织,形成工作合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行规行约,引导和规范企业做好行业自律,开展信用评价,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促进山东省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