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会小组讨论会上,不少省份代表团都谈到电价不公的话题。大家认为,全国各地的电价不一,用电企业的电费差别太大,电价要素主宰并扭曲了市场竞争,致使相关行业乱象丛生,企业冰火两重天,严重背离了行业发展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
电解铝行业尤其如此。从电解铝生产成本的构成来看,有电费、原辅材料费、折旧费、人工费和其他费用五大要素。其中前两大要素电费和原辅材料各占总成本40%左右,后三个要素加起来在总成本中占比不到20%,而且各企业差别不大,对总成本影响有限。对电解铝生产成本有重大影响的,其实只有电费和原辅材料两大要素。就原辅材料而言,各企业都是在市场上购买,价格是透明的也是公平的,真正造成电解铝生产成本差别的,只有电价这一个要素。电价要素不仅导致了电解铝生产成本的差别,而且这个差别特别巨大,足以决定电解铝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这也是中国电解铝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档次为什么要以电价来划分的原因。第一类是没有自备电厂完全靠从大电网买电的电解铝企业,因为电价高无法生存,目前已基本处于停产关闭状态。第二类是自备电配备充足的电解铝企业,用电价格比第一类企业低0.2元/千瓦时以上,反映到电解铝成本里相当于每生产1吨铝成本要低2800元。第三类是既有自备电厂又有局域电网的企业,每吨电解铝的生产成本比第二类企业又要低1400元左右。有人认为还有一类企业,既有自备电厂、又有局域电网,而且它的局域电网还不交作为电网应该交的那些税费,它的生产成本要比第三类企业还低一千元左右。但记者认为,不交税费、不承担社会责任属于异类,不可复制、不应存在,所以不能算作一类。由成本分析可知,第三类企业电解铝的生产成本比第一类企业要低4000多元。一吨铝目前就卖13500元,你让第一类企业怎么活?换句话说,现在电解铝企业所赚取的利润,不是电解铝的经营利润,而是电价差利润!在如此不公平的电价条件下,电解铝行业不出现冰火两重天现象,那才是怪事。
不公平的电价机制催生了电解铝的产能过剩。逐利的资本被巨大的电价差利润所吸引,把资本疯狂地投向煤、电、铝,一些本已占有电价优势的能源企业也纷纷办起了电解铝厂,而电解铝企业为了保命,也只能拼着老命去建电厂、办煤矿。于是,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煤矿建电厂办铝厂,电厂建煤矿办铝厂,铝厂建电厂办煤矿,全社会都在建煤矿、电厂、铝厂。煤电铝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就这样扭曲了铝行业的竞争格局,恶化了煤炭行业、电力行业和铝行业这三大行业的生存环境,各自都在经营自己并不熟悉的业务,纵容着跨界恶性竞争的发生,进而保护落后、淘汰先进。这一乱象不仅发生在铝行业,也发生在钢铁行业、水泥行业和其他所有用电的制造业上。而各行各业都建燃煤自备电厂,既增加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与绿色发展理念、《巴黎协定》要求背道而驰,又会导致电力产能的严重过剩,造成更大的资源和资金浪费。
既然电价是电解铝产能过剩之源、是电解铝行业的病灶,那么记者认为,治疗电解铝产能过剩就有特效药,这剂特效药就是消除电价差。正如全国人大代表葛红林提出的,国家应该将通信领域的改革延伸到电力供应上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年内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度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记者认为,把通信领域的改革延伸到电力供应上来,就是为全国用电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自备电厂和局域电网公用化,参与调峰、交纳应交税费、履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全国电网一个价,让电网公司不以盈利为目标,而是抓好服务、做好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