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三届十二次会长会上,有色行业的“大佬”们齐聚一堂,为有色行业的发展殚精竭虑,出谋划策。有色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会上被屡次提起,不得不承认,当前资金紧、贷款难成为有色金属企业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对待这个普遍存在的共性现象,企业的管理者们彷徨不安,奔走求贷,收效甚微。
企业资金短缺,却求贷无门;银行惜贷、慎贷甚至抽贷,有色企业举步维艰。分析起来原因有三:一是产能过剩背景下,有色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二是银行在审批贷款时,准入越来越严,风险识别越来越谨慎。三是来自国家政策的风险。由于产业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企业的发展规划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银行需要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来偿还贷款,而企业拿不到银行的贷款就无法进行转型升级,往高、精、尖发展,获得盈利。在融资的供与需上,银企双方打了一个“死结”。
如何解开“死结”,成为了有色行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今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对有色金属行业的融资支持政策被提出。文件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有色金属企业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自主协商,妥善解决兼并重组、产能退出中的金融债务问题。研究通过保险补偿机制支持有色金属新材料首批次应用。对符合条件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引导金融机构给予优惠贷款等。
政策有了,怎样落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把深入贯彻42号文件精神作为了协会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点,将积极推动中央的政策在地方落实。而河南省政府则推出了变更行业标识的解决对策。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了《优化企业融资服务若干政策措施》,称对于煤炭、钢铁、有色等传统行业中有市场前景、有信用但暂时困难的企业,在符合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变更行业标识。这是帮助传统企业获取银行贷款行之有效的办法。有报道称,目前河南省已有多家煤炭、电解铝、钢铁企业通过变更主营业务,保住了信贷规模不压减。
根据目前企业反映的情况,融资难问题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单靠银行,或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奏效的。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中央政策、地方政府、银行、企业、供求市场、改革创新等等,需要全社会联动起来,进行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外,有财经专家针对商业银行自身运行体系中的不合理现象,提出建议:首先,要优化贷款结构。对待国企和民企、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要“一碗水端平”。其次,要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审批效率,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一对一”便捷服务。第三,要科学制定不良贷款追究制度,解决基层信贷人员的后顾之忧,缓解不必要的慎贷惜贷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