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包头市稀土产业已形成从选冶、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应用产品生产的稀土产业集群,成长为我国最主要的稀土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稀土功能材料和深加工应用产品发展迅猛,某些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过去在稀土原材料的开发利用方面,我们一直是在缓慢走路,现在我们已开始跑步。特别是在钕铁硼新材料研发上,正在形成从京津冀、浙江宁波地区逐步向内蒙古包头稀土基地前移和积聚的效应,我们是领跑者!”6月19日,在包头天和磁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总工程师董义站在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排排大型生产设备前,自豪地对记者说。
“钕铁硼永磁是目前世界上磁性最强的第三代稀土永磁体。其主要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核磁共振等视听、工业、能源和医学等中高端零部件领域。目前,我们还成立了内蒙古稀土永磁研发中心,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应用。我们还享受国家稀土产业转移升级的专项扶持,每年可消化包头本土稀土原材料1000多吨。”董义兴致勃勃地说。
天和磁材只是包头市稀土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包头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83%以上,居世界第一。近年来,包头市高度重视稀土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通过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有力推进了稀土产业技术升级。
目前,包头市稀土产业已形成从选冶、分离、深加工、新材料到应用产品生产的稀土产业集群,成长为我国最主要的稀土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稀土永磁、储氢和抛光三大稀土功能材料和深加工应用产品发展迅猛,某些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如室温磁制冷技术和高端抛光液产品开发等。
由“走路”转为“领跑”,绝非一蹴而就。
顶层设计,深谋远虑
近年来,包头市邀请国内稀土领域知名专家参与编制了《包头稀土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链研究》,分析研究延伸包头市稀土深加工产业链的技术需求,提出了包头市稀土深加工产业技术开发方向、目标和发展规划,为逐步实现包头市稀土深加工产业技术升级、延伸和完善稀土深加工产业链、促进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科学指导。
项目依托,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包头市聚集市内外优质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加大对稀土产业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共组织实施稀土领域的科技开发项目56项,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845万元,带动企业投入2.6亿元。重点围绕稀土新材料、稀土高效选冶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新产品,为自治区稀土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包头稀土研究院建成了国内先进的“新型稀土材料中试基地”,形成年产1000吨高品质稀土镁合金和50万只烧结钕铁硼磁环的生产规模;稀土镁合金新型材料研制已与上海交通大学、长春应化所建立了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开展产品协同创新;PVC热稳定剂与广东宏达达成500万元技术成果转让协议。
包头稀土研究院与中科院化学所万立骏院士团队合作,成功试制出新型纳米级稀土抛光液,并与金杰公司合作,完成成果转化落地。高性能纳米氧化铈中试线和电脑硬盘玻璃基片及蓝宝石抛光中试线投入使用。稀土院与海尔集团签订了联合开发磁致冷低温保鲜系统合作协议,并取得重大突破。
稀宝博为公司研制生产的0.7T永磁磁共振成像仪,可媲美1.5T超导磁共振产品;稀奥科公司生产的镍氢动力电池,批量出口美国、欧洲市场,为混合动力汽车配套;长安永磁电机公司研制的特种永磁电机,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精密数控机床等领域;宏博特公司的环保型硫化铈新型颜料已实现产业化并出口欧美市场。
加强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目前,包头市稀土产业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各1户,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15家,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3家,自治区级院士工作站2家,培育认定了21家高新技术企业和1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包头稀土高新区被认定为国家级“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依托资源优势而不依赖资源优势,包头市正举各方力量形成创新合力,力推内蒙古稀土产业迈向中高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