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铜陵市:战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

   2016-05-09 新华网
59
核心提示: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自身转型压力叠加影响下,铜陵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今年以来,铜陵市

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和自身转型压力叠加影响下,铜陵市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

今年以来,铜陵市通过引导资金撬动、技术创新驱动、重大项目带动等系列举措,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取发展新空间。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该市5个工业园区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铜陵经开区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已形成了铜板带、电子铜箔、铜合金材料等6条铜基新材料产业链,成为我国铜材加工领域品种最全、产业链最完整的铜材精深加工产业基地。

当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铜陵市作为一个传统的资源型城市,同时面对着重化工业利润空间萎缩和新经济增长点缺失的双重压力,在这场转型的浪潮中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何尽快让城市从传统工业重镇走向现代产业新城,成为了铜陵市必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推动“上大压小”拓展发展空间。对于铜陵来说,最稀缺的发展要素不是土地和资金,而是环境容量。由于历史的原因,铜陵市的工业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问题,市内部分区域的二氧化硫浓度长期超过二级标准,环境容量消耗殆尽,即使有土地也无法新上项目。在“十一五”期间,铜陵市抓住了国家鼓励“上大压小”的历史性机遇,拆除电厂小机组,新上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爆破“一冶”鼓风炉,新上循环园闪速熔炼、吹炼炉;淘汰焦化厂老焦炉,新上新亚星干熄焦炉;搬迁铜陵“小钢联”,新上富鑫、旋力特钢优钢;关停立窑小水泥,新上海螺、上峰干法水泥……随着这样一批“上大压小”项目的建成,不仅铜陵市冶金、电力、建材等产业的规模和档次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腾出了环境容量,从而使城市的转型发展成为可能。

  ——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发展环境。为了打造投资政策的洼地,铜陵市在充分研究其他地市优惠条款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系统出台了一批鼓励企业发展的政策,囊括了土地、财税、投融资、产业创新、人才等各个方面,高附加值、高新技术含量、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项目将得到最优惠的政策待遇。

  ——围绕本地定位坚持“挑商选资”。铜陵市在近几年的招商过程中,紧密围绕本地新兴产业发展,坚持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定向招商,注重引进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能够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位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成功引进了一批像全威低氧铜杆、华纳铜箔、超远印制电路板、锐展发动机、中发电气、盾安特种阀门这样的优质新兴产业企业。

  ——集中优势兵力率先突破“首位产业”。铜陵市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发展思路,选择了本地具有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率先突破。围绕这个目标,铜陵市专门编制了《铜基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了迄今为止铜陵市最优惠、最全面的《铜陵市鼓励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启动建立铜基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谋划储备了一批铜基新材料重大项目,开展了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平台申报,发布了《铜陵市发展铜基新材料产业考核办法》,力争将铜陵市打造成为世界铜基新材料产业的投资洼地。目前,铜陵市已初步形成了“板、箔、线、管、棒、合金”共六条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并且该系列产业链于2011年获得国家发改委6900万元资金支持,成为安徽省首个获国家批复的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

  ——引导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印制电路板产业园、特种阀门产业园、光电产业园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已初具规模。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目前,全市已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实验室2个。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了铜陵有色集团控股公司牵头的铜基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技术合作关系的科研单位已扩展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一批国内著名科研院校。

下一步,铜陵市将继续把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市产业升级调整、建设“现代产业之城”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重点突破”的原则,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加快发展的驱动力,以培育引进大项目为集聚发展的着力点,以机制创新和政策完善为保障,坚持高端引领、内涵改造,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