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铜陵市打响铜文化品牌

   2015-06-17 人民网
43
核心提示:  建世界铜艺之都底气足铜陵缘铜而生,因铜而兴,与铜有着不解之缘。在城市街道、公园内,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铜雕塑。谁家没几

  建“世界铜艺之都”底气足

铜陵缘铜而生,因铜而兴,与铜有着不解之缘。在城市街道、公园内,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铜雕塑。“谁家没几件铜的摆件,谁没有亲戚朋友从事与铜有关的职业?”随机采访铜陵市民,他们对铜的情愫溢于言表。

铜文化于铜陵就如水润万物一般,自然天成。

在铜官府文化创意公司,铜被演绎成各种工艺,变得五彩缤纷。有可爱的生肖系列摆件、端庄大气的铜雕塑,还有唐卡、珐琅等多彩多姿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还在材料和表现形态上有所创新。不锈钢、白铜等新材料被运用到珐琅的制作上,3D打印、无掐丝填蓝等新工艺,使珐琅呈现出新的独特魅力。

很难想象,这家公司创始人赵敏只是铜工艺产业的一名“新兵”,因为热爱,赵敏将其多年在工业领域的资金积累全部投入到新的文化事业中来,来了个华丽转身,“把铜工艺品和生活日用品、不同地区的文化相结合,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试着走出一条新路。”

赵敏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铜官府”,“做一个看得见、摸得到的‘古铜都’,铜官府正是承载这一梦想的平台、一个美轮美奂的讲述3000年冶铜历史和铜官故事的有生命的建筑。”

据介绍,“铜官府”近3000平方米,共需用铜520吨,将采用30多项制铜工艺,建成后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纯铜建筑。“它不是一栋简单的房子,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把不同时期的铜工艺、几代人不同的铜记忆充分展现。”

事实上,铜陵不止赵敏一个人在追梦。“近年来,铜陵市把文化产业摆上突出位置,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铜陵市文化产业负责人表示,铜陵正以重大文化项目为支撑,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加快建设铜文化产业特色城市,打造“世界铜艺之都”。

将铜文化的城市名片推向世界,建成“世界铜艺之都”,铜陵有梦想,更有底气。

铜陵,世称“铜都”,是中国最早的产铜地之一,其矿冶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至今数千年绵延不断。西汉唯一的“铜官”、唐宋的“铜官场”、“利国监”等历代重要的官方采冶机构均设于此。

铜产业作为铜陵最具特色与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如今形成了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加工、铜拆解、铜贸易的完整产业链。“依托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该负责人表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铜陵就开始在国营企业增加铜工艺品生产车间,以工业为依托,发展铜文化产业。近年来,铜文化相关产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产值不断增加,以文化创意、影视动漫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开始起步,以铜文化为特色的优势品牌正在逐步壮大。

“90年代,铜陵的铜雕作品就在全国获得很多奖项,影响很大,我感到非常惊讶,也特别自豪。”郑东平,铜陵新九鼎铜文化产业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受到铜文化影响,他从天津美院雕塑专业毕业后,就投身于这项事业。现在,他已是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铜陵市金属工艺学科带头人。作为安徽省非遗“传统失蜡法”代表性传承人,他与中科院、南京博物院共同承接了“国宝青铜器‘陈璋壶’工艺复原”课题,开创了铜陵铜工艺品生产民营企业与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的先河。

目前,新九鼎公司正在使用的七轴机器人雕刻工艺在全国领先。代表作“方鼎”作为北京奥运国礼赠送给各国元首;“东瓶西镜”作为安徽馆特色工艺展品,亮相上海世博会。

以新九鼎、铜官府为代表,铜陵树立了一批铜雕塑及艺术品设计加工业品牌,产品远销海内外,年主营业务收入超2亿元;以古铜都、铜文化为题材和背景的文化精品创作也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青铜三部曲”等一批文化艺术精品,塑造了国际铜雕艺术展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天井小镇、铜文化博物馆、飞越文化城等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相继建成。以铜雕塑及艺术品设计生产为核心的铜文化产业,成为铜陵特色文化产业的重要名片。

“如何以铜文化为主导,把文化创意产业与铜工业、旅游业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动融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铜陵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铜陵市文化产业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铜雕塑和铜艺术品、铜生活品和铜装饰品等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铜雕塑和艺术品产业;整合本地历史人文资源,策划、建设现代高端的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同时把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融入其它相关产业,如创意科技、工业制造、生态农业等,挖掘提升产业附加值,发展新兴业态。”

据介绍,到2020年,铜陵将基本建成大铜官山公园、大通古镇文化旅游区、青铜帝国铜文化产业集聚区、凤凰山矿山地质公园、铜官府文化产业园等十个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5%以上,建成10个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国家级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区,努力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