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铜陵:加快发展铜产业 打造“世界铜都”

   2015-03-09
45
核心提示:一千多年前,李白在安徽铜陵写下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着名诗句,可见铜陵铜冶炼历史悠久。如今铜产

一千多年前,李白在安徽铜陵写下“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着名诗句,可见铜陵铜冶炼历史悠久。如今铜产业是依旧是安徽铜陵特色主导产业之一。

3日,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接受中新网记者电话专访时表示,近年来,该市依托交通区位和铜陵有色集团的品牌优势,紧紧围绕构筑“世界铜都”的战略定位,发挥铜优势,做活铜文章,铜产业实现持续强劲发展。

据记者了解,2014年,铜陵市规模以上铜企业实现总产值1447亿元,同比增长13.8%,超出工业平均增幅5个百分点,铜产业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由2009年的59.7%提高到现在的75.1%,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大关;完成电解铜产量131万吨,铜加工产品产量151万吨,分别占全国的17%和8%,铜陵有色集团已成为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大电解铜生产企业。

宋国权说,该市围绕构筑“世界铜都”战略,铜陵市提出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的发展定位。通过近几年的努力,铜陵铜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如今,该市铜产业已形成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铜材加工、铜拆解、铜贸易、铜装备制造、铜文化的完整产业链。全市电解铜年生产能力已突破135万吨;铜加工产品总产能达160万吨;建成了全国内陆地区第二家圈区管理的铜拆解加工区,今后每年可回收再生铜40万吨及大量其它再生资源;铜陵国际有色金属物流园项目已启动建设,将打造全国铜及铜产品交易中心。

据宋国权介绍,目前,铜陵市铜产业企业发展到90家,其中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达58家。海亮集团、超远电子、五株科技等一大批国内铜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户铜陵,形成了铜杆、线、板、带、箔、管、棒、粉及铜艺术品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产品涵盖15大类上千个品种。铜陵有色集团、全威铜业分别是安徽省百强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首,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平台日益完善。宋国权说,通过持续多年的艰苦努力,铜陵市逐步实现由铜材料加工基地向终端材料生产基地转变。全市铜精深加工产值占到全市铜产业的一半以上;2014年,铜基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440亿元,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85%,在铜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30%以上。

目前,铜陵市拥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和1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健全的服务体系。2014年铜拆解加工“圈区管理”园区建成并通过验收。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二期建成,即将实现铜基新材料检测能力全覆盖。在促进铜产业发展过程中,铜陵市坚持多轮驱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招大引强,促进产业集聚。宋国权说,近年来,铜陵市始终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上下扩张、两头延伸”的思路,积极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推进实施市领导联系国内铜加工龙头企业制度,瞄准国内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实行市领导带队“点对点”、“一对一”主动上门招商。同时大力推进涉铜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并鼓励当地优势铜加工企业扩大再投资,全方位延伸铜产业链,取得显着成效。浙江海亮、盾安集团、深圳五株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铜行业企业落户铜陵,40万吨铜冶炼“双闪”、22.5万吨高导铜材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实施,铜产业集聚态势日益凸显。

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产业升级。宋国权说,为加大对铜产业支持力度,近年来,铜陵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铜基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铜陵市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政策。近两年已累计为符合条件的铜产业企业发放奖补资金4000余万元,有力地引导和刺激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推动铜加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展望未来,宋国权指出,铜陵市铜产业将继续以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主线,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资源控制,强化铜冶炼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着重延伸发展铜杆(线、缆)、PCB、铜板带、铜棒、铜管、铜粉、铜艺术品等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拓展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等铜产业关联产业,完善发展循环经济、铜拆解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铜产业配套产业,把铜陵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拆解基地、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铜商品交易中心和铜文化中心,致力于打造世界铜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