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6日,武汉。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上。与会专家、代表就行业当前面临的形势达成共识: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阶段;中国铅锌消费的增长已逐步进入平台期,微利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企业应适应新形势,主动作为,加快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
增长可以回落但质量要提升
“‘三期叠加’催生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会上,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主任潘建成如是说。他指出,我们所说的新常态,就是增长可以回落,但质量要提升。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状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趋势向下,二是波动趋于平缓。尤其2012年一季度以来,经济增长窄幅波动,呈现平底走势。
他说,本轮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一是“三期叠加”,二是房地产市场下滑。虽然经济增长趋势下行,但波动是平缓的,下滑是温和的。
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特征是,平均速度很高,但波动剧烈,在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牺牲的是环境、资源。所以今天,我们要考虑新常态。就是要保持淡定、从容地对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平常心态,要更加智慧地思考经济增长的目的是什么。他说,对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担忧,比经济增长下滑本身更可怕。
微利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那么中国铅锌工业的新常态又是怎样的呢?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尚福山在铅锌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发展转入中高速增长的历史新阶段,行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新世纪前十年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5%、利润总额年均增长40%的情况将不会再现,这两年中国铅锌消费的增长率已经由两位数回落到一位数,已逐步进入到一个平台期,微利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中国有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产业协调处处长彭涛,在《中国铅锌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中对中国铅锌工业的新常态作了这样的描述:中国铅锌工业具有“三期叠加”的典型特征:
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十二五”期间产销量、固定资产投资、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速已经由“十五”、“十一五”期间10%~30%的高速下降到约5%~10%的中低速发展阶段,冶炼利润呈现明显下降甚至亏损。
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我国铅锌工业矿山保障能力相对不足,采选冶一体化企业少,产业链短缺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国际竞争力弱,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突出矛盾是冶炼产能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低,矿冶利益分配存在复杂的制约因素,在生产要素价格高企、消费趋缓、市场价格低迷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加工费和综合回收的冶炼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易陷入亏损窘境。他指出,资源、环境、成本、产能过剩,这四大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铅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常态。
如何面对新常态
面对中国铅锌工业的新常态,企业要把握机遇,培育发展的新动力。尚福山说,当前,工信部正在加紧编制《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为牵引力和推动力,争取用30年时间,通过三步走战略,把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强国。国家有关部门也在研究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涉及一系列重大项目、前沿技术、新兴产业和支持政策,铅锌行业要抓住这些机遇,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机遇,用好政策红利,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寻找、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企业务必要坚守生态红线。今年9月12日,国家公布了《铅锌行业规范条件(2014)》征求意见稿,就铅锌行业的企业布局和生产规模、工艺和技术装备,能源消耗、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政策要求,新修订的《环保法》也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面对新的发展要求,中国铅锌行业应立即行动起来,大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培育核心竞争优势,争取早日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
面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作为有色人,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思考呢?潘建成说,要把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搞清楚,那就是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这是我们需要定力的时候。不仅政府需要定力,我们每个国民也需要定力,我们需要少一点对速度的追求,多一点对质量的追求;少一点流量,多一点存量;少一点黑色的产出,多一点绿色的产出;少一点躁动,多一点静止;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微笑。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铅锌年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院长范顺科主持了开幕式。来自国内外铅锌行业及相关行业企业代表65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