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京青
“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目前,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面临原生矿产资源紧缺、原料供应不足、对外依存度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转变传统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建议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从顶层设计将再生有色金属的制造、回收进行制度化规定,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纳入循环经济给予更强的制度支持,促进我国经济绿色循环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迈科集团董事局主席何金碧告诉记者。
何金碧认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需要转变传统方式,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有色金属资源循环是促进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节约原矿超过12亿吨、节约能源1.44亿吨标煤、节约用水96亿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81.5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0万吨。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对我国有色金属产量提出了明确要求;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再次强调要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以及循环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何金碧看来,是再生有色金属产业的历史性机遇。“在此历史机遇下,有色金属行业应加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以及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构建,赋予再生有色金属更多的时代责任。”何金碧表示。
他指出,2020年7月,《再生铜原料》《再生黄铜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等三项国家标准正式实施,直接提高了再生有色金属回收的门槛,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再生行业发展。再生有色金属对确保我国有色金属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为此,何金碧建议:
首先,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竞争力导向的政策体系。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推进国内回收和国外进口、财税等配套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工作。一是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优先开发利用国内外再生有色金属原料。为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被纳入循环经济“十四五”规划给予支持。二是提高原料保障,制订、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国内、国外再生有色金属回收及进口配套政策力度,形成再生有色金属原料全球储备。三是优化完善税收政策,修订《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降低回收利用企业税收风险及税负。同时,可通过为再生金属产品的使用企业降低税负的方式倒逼产业快速发展。
其次,进一步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运行质量。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补齐科技研发短板,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一是鼓励企业采取合作、联合、重组的方式组建规模较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联合体,提高产业的集约化程度;淘汰资源利用率低、产品质量低劣、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二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品的技术含量,解决加工利用过程排放控制与固废资源化难题。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关联产业合作体系,重点支持电子、交通、建材等领域再生金属材料的替代应用,推动绿色产品的研发与认证。
再其次,进一步深化国际合作,形成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良性互动。加强与国际行业间的经贸合作,强化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引进科技研发机构等优质生产要素,搭建技术共享新平台。将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列入区域间、国家间绿色产业政府合作项目,通过合作共建的方式在原料出口地建立再生金属产业园,依托产业园增强海外城市矿产就地转化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