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秉持产业报国初心,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再造一个新金川’要求,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个‘金川时代’,回报甘肃、回报甘肃人民。”金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前在集团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宣讲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时说。
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后,金川集团公司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把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充分认识、准确把握大会精神,用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在挑战中开新局,奋力谱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产城融合推动工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金川集团是甘肃省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金昌市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工业产值来自金川集团。
近年来,围绕工业强市,金川集团积极推进市企融合、产城融合,发挥镍钴资源、有色金属原材料技术和规模优势,坚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商共建、共创共赢的发展理念,重点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化工循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数据信息等领域,与金昌市共同谋划招引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和企业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开创了市企战略谋划、产业发展、项目招引、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推动市企融合迈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依托镍钴资源优势和基础材料规模优势,金昌市与金川集团携手,围绕“再造一个新金川”目标,一体化推进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和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着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投资—贸易”为一体的区域产业集群,引进龙蟒佰利联、艾克电缆、新希望集团、和宏精工等企业入驻园区,与金川集团开展深度产业合作,使产业园初步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链互补、大中小微企业配套的发展局面。
2021年,依托产城融合发展,金川集团5000吨高精电子铜带等17个有色金属新材料建设项目、后续6万吨/年PVC生产线建设等7个化工循环项目、羰基镍及铂族金属原料制备技术改造项目二期工程等7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物流公司河西堡化工物流园及铁路专用线建设等7个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总投资达164亿余元。目前,部分项目已竣工投运,为金川集团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产业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同时,通过引入行业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优势企业,补齐产业链条短板,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具有金川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打造我国乃至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化工产业集群发展核心区、混合所有制改革引领区和市企合作示范区。”金川集团战略规划部总经理郭泽林说。
据郭泽林介绍,“十四五”时期,金川民营经济产业园将加快壮大有色金属新材料和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重点发展高温合金、耐蚀合金、动力电池、电子材料、镍铜压延加工、增材制造用粉体材料、高纯金属等产业,深入推进硫化工、氯碱化工循环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十四五”实现新突破、再造一个新金川的目标。
同时,从2022年开始,金川集团多措并举加大产城融合发展,积极在“四强”行动中找到更多突破口,分别与天水、武威、定西、庆阳、张掖等地签署合作协议,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电工电气、农牧产业、肉羊养殖、饲草种植加工、新能源等领域形成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谋求地企融合、产城融合、企企融合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助力基业长青
6月12日,第24次金川科技攻关大会在镍都金昌召开,来自全国的行业翘楚、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汇聚一堂,阐发推动科技创新的真知灼见,研讨破解制约企业发展“卡脖子”问题的良方,共商以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长远大计,为金川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1972年以来,像这样的科技攻关大会,金川集团每两年就召开一次。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金川集团把科技融入企业发展血脉,通过自主创新打通镍钴工业工艺流程,改变了我国缺镍少钴的局面,奠定了中国镍钴铂族金属工业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金川集团进一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分级投入机制,持续优化项目管理,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建成世界首座铜合成熔炼炉、世界首座富氧顶吹镍熔炼炉等世界领先的冶炼工艺设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021年3月,金川集团联合国内38家科研院校和大中小企业,组建了“甘肃省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为新一轮联合科技攻关奠定了基础。目前,金川集团拥有“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甘肃镍钴资源高效利用及新产品开发创新联合体”等14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78个职工创新工作室,形成专业领域齐全、创新主体多样、上下游协同、多系统互补的创新体系。
在金川集团镍金公司,“笨重”的金属锭经过加工,变身为厚度仅有0.05毫米的“手撕镍带”。
技术人员朱廷贤说:“生产出这种新能源电池用高精镍带,除了需要高品质金川电解镍,还需要掌握高洁净度钢液的真空熔炼等核心技术。”
“手撕镍带”是金川集团有色金属深加工工艺高强实力的一个佐证。
近年来,金川集团开展了一系列高温合金、钴合金、3D打印粉、精密铸造件等新产品的科技攻关和产品研发。该公司生产的高温合金母合金系列产品,被广泛运用到石油、汽车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成为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物资。
在镍钴新材料、电池材料和贵金属材料产业发展中,面对众多“技术壁垒”以及“卡脖子”难题,金川集团潜心钻研,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高纯镍铜钴产业化制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羰基镍产品、电池用镍带材及核电用高温合金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5G+数字化车间”“5G+智能化工厂”样板工程相继投用……金川集团在工艺流程、装备技术、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领域接连取得新突破,部分产品和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
目前,金川集团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43%,高纯金属产品已占据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的25%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40%,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同时,金川集团成为了国家首批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和国际标准研制创新示范基地。
“十三五”以来,金川集团先后组织开展各类重大科研攻关课题300余项,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率超过60%;承担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孵化职工创新成果1.17万项,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人数达2.7万名,职工参与率达到了91%以上,创新成果创造经济效益超5亿元。
“金川始终围绕镍钴工业的发展,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依靠科技创新‘补短板’‘筑长板’,助推国家镍钴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全面转型升级。”王永前说。“十四五”期间,金川集团将坚持不懈把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电池、化工循环等产业做大做强做深,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构建持久稳固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资源更优利用、产品更高价值、技术更具优势、集群更大规模、产业更强动能的企业高质量倍增发展格局。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
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把国家所需、甘肃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更好地统筹起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以系统观念谋篇布局,以奋斗姿态推动发展,确保跟上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
近年来,金川集团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守好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发展成果惠及职工的责任、带动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责任、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责任,以全新姿态昂首阔步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在金川集团,龙首矿井下废水利用建设项目实现了井下废水的充分回收利用,年节约水费约165万元;热电公司实施热电机组节水技术改造,增加中水回用量及“以质定用”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为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奠定了基础,荣获了甘肃省“2021年工业节水型企业”称号。此外,选矿厂循环水利用、二厂区8000吨高氧处理站、50000吨厂区污水处理站等一个个环保项目,接连在金昌大地上落地生根。
积极做好碳排放“减法”和“扩绿”“加法”,金川集团采用严苛的技术标准和完备的能源生态管理系统,保障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3月份,金川集团召开八届六次职代会主席团第二次(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3件民生大事”。该公司将按照每个工作日25元的标准为职工统一发放岗位就餐补贴;将每个采暖期补助由1000元/人调升至2000元/人;为子女在金昌入托的职工以金川集团幼儿园收费标准为限实报实销,在外地入托的,按照甘肃省内限额1000元、省外限额1500元的标准,按限额实报实销。
除就餐、子女入托、采暖补助等政策外,金川集团持续为在岗职工购买“百万保障”补充医疗保险,坚持做好医疗卫生、健康工程及驻外职工家属关怀、离退休人员服务等工作。2017年至今,该公司完成职工各类体检8.6万余人,向困难家庭发放各类慰问、补贴及帮扶互助金2200余万元。
以实际行动彰显作为大型国有企业心系“国之大者”的胸怀,金川集团一方面不断健全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就职工的长效机制,尽心尽力解决好职工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看得见、感觉得到、受益面大的民生实事;另一方面始终不忘“国字号”基因,以国家需要为靶向,贡献“金川力量”。
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链条是企业另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金川集团以“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的方式,对接行业先进企业,推进整体上市步伐,持续优化整合全流程产业链,偕同顾客、供应商、承包商、社区和有关机构等打通上下游产业通路,孕育健康的产业生态,打造极具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和全球最具价值的企业名片。
在海外,金川集团大力修建基础设施、打造公共环境,将蓬勃向上的事业成果分享给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信仰的民众,赢得了尊重和认同。
只顾攀登莫问高,勇立潮头扬远帆。王永前说,新时代的金川集团将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持续推进结构优化,力求实现金川集团从“原”字号到“材”字号的转变,承担起国家战略需要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努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书写更加精彩的历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