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聚焦“五化” 打造一流践行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贯彻实施《“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2022-03-01 中国有色金属报
87
核心提示:作者: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姚林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

作者: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 姚林

2021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原材料工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目标任务,明确了五大重点任务即“五化”:“体系安全化、供给高端化、发展绿色化、转型数字化、结构合理化”,同时,以专栏形式提出“战略资源安全保障、新材料创新发展、低碳制造试点、数字化赋能、补链强链”五大工程,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具体落实提供了清晰指引。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集团)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要发挥好“排头兵、主力军、引领者”作用,积极践行《规划》对有色金属行业的要求,特别聚焦“五化”五工程,做强上游资源保障,做精下游高端材料,做优中游绿色冶炼,加速产业转型数字化,推动有色金属产业结构合理化并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有色金属企业。

做强上游资源保障

促进体系安全化

《规划》要求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增强配套支撑能力、提升安全生产水平三大任务。其中,要求加大铁矿石、铜等紧缺性矿产资源探矿力度,积极开展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开发“城市矿山”资源,支持优势企业建立大型再生铝、铜等回收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实施战略资源安全保障工程,支持铁矿石、铜矿等国内重点矿山建设,到2025年,再生铜、铝产量比例分别达到35%、20%。实施补链强链工程,到2025年,主要产业链供应链断点堵点得到有效疏解,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矿产资源消费国,但自有资源不足,铝土矿、铜金属储量仅占全球的3.3%和3%左右,对外依存度分别在60%和75%以上。进入新发展阶段对战略性矿产资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加大,全球矿业垄断格局短期难以打破,国内外矿产资源供给环境更为严峻。中铝集团将始终树立“一流矿业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矿产资源”的理念,追踪研究资源富集区新发现的优势项目,形成关键矿产资源发现和跟踪机制,加大优质资源跟踪、研究及获取能力建设,谋划铜、铝等有色金属战略资源的全球布局。配合国家找矿行动,优化发展国内资源开发,寻求开启国内重点矿山建设,挖掘兰坪铅锌矿等现有矿山深部及外围潜力,关注重点地区优质资源及在产矿山并购机会。加快矿业国际化布局,做实做优秘鲁特罗莫克铜矿,持续推进几内亚博法铝土矿项目,采取多种方式在境外资源富集区实现新突破。加大“城市矿山”建设力度,积极发展再生金属,在“十四五”规划中谋划了区域布局及产业链的系统思考,鼓励现有电解铝、铜冶炼、铝铜加工企业开展再生金属业务,回收利用自身下游加工废料、社会废料和进口废料,推动完善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做精下游高端材料

升级产业高端化

包括健全创新体系、攻克关键技术、突破关键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四部分。攻克关键技术包括:智能化无人采矿、冶炼分离在线监测及过程控制智能化、低品位复杂矿石高效分选及预选、尾矿及赤泥高效综合利用等。突破关键材料包括:高强铝合金、稀有稀贵金属材料,实施新材料创新发展工程,明确了突破重点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包括:培育航空铝材等高端材料团体标准,修订和提升铜水(气)管等大宗材料及产品标准,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质量分级评价。

中铝集团是铝、铜高精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一批国家级重大工程均有“中铝造”的身影。中铝集团将按照《规划》任务要求,加快推进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完善创新体系建设,高起点建设中央研究院,统筹协同内外部创新资源,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破解创新体系“孤岛”和创新要素“碎片化”问题。瞄准前沿颠覆性技术、行业重大关键技术以及成果产业化核心技术等领域,加大下游高精材料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的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围绕做强铝、铜产业链链长的定位,明确固链、补链、强链、塑链、护链方向,突破下游“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快产品高端化和终端化转型,打造有色金属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创新高地。研究解决深地资源开采、复杂资源利用、绿色低碳冶炼、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高纯超高纯新材料等行业重点难点问题。依托国家唯一批准成立的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完善铝基材料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使用、维护和维修一体化的计量测试体系,推动专用测试设备的开发、计量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建成铝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创新平台、成果和标准应用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保障高端铝材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

做优中游绿色冶炼

加快发展绿色化

《规划》提出实施节能低碳行动、推进超低排放和清洁生产、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等三个方面绿色发展任务。其中,对有色行业明确要求到2025年“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并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确保2030年前实现达峰,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实施低碳制造试点工程,推广高电流密度低能耗铝电解、热态铜锍连续吹炼、低碳原料替代等低碳技术,到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铝集团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发布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了“力争2025年前实现碳达峰,率先在行业内实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坚持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大幅提高使用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电解铝产量比例。“十四五”时期,中铝集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以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中铝力量。坚持以低碳技术突破为支撑,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绿色技术攻关行动,充分发挥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低碳绿色发展创新联合体的作用,围绕节能降碳、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项目,加快先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坚持以清洁能源转换为抓手,挖掘企业节能降耗潜力,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新能源消纳力度,扩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向绿色能源富集的地区和国家转移,打造集群化产业基地。坚持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为方向,加大赤泥、尾矿、冶炼废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充分发挥铝轻量化、可回收、高载能的绿色优势,加快铝制车身、铝制家居、铝制导体材料等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拓展铝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

加速产业转型数字化

《规划》提出加快制造过程智能化、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夯实数字化支撑基础三大任务举措。明确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工程具体内容。有色金属行业特别是加工企业要求到2025年在原材料领域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0家以上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当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处在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益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亟需打破“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以智能化赋能产业提质升级,以新动能推动产业新发展。中铝集团推进数据化赋能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坚持一张蓝图一条主线,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数据化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面推进智慧中铝建设。通过数据模型化、功能模块化、系统标准化开发,进行复制、推广,推进全业务、全过程、全产业数字化、数据化升级,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步实现数据化、数智化。围绕数据化转型和两化融合工作,重点推进数据化赋能“1335”工程和信息化项目建设,赋能矿山、冶炼、加工等生产企业,加快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推进全方位的智能化,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和智慧运营,并在国家建设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展现中铝担当、中铝作为。

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

为巩固去产能成果,《规划》再次明确“完善并严格落实钢铁、电解铝行业等产能置换相关政策,防止铜冶炼、氧化铝等盲目无序发展,新建、改扩建项目必须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污染物超低排放值”要求,并研究建立运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手段遏制过剩产能扩张的长效约束机制。同时,《规划》引导合理布局,提出“沿海地区有序布局利用境外资源的氧化铝等项目”“促进电解铝行业布局由‘煤-电-铝’向‘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铝’转移”,打造一批钢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等。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数量众多,且条块分割、极度分散,“内卷化”的同质竞争,导致行业规模大但效率低、整体发展质量效益不高。中铝集团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同抵制内卷化,拒绝零和博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围绕落实国家区域战略和重点工程,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扎实推动相关战略合作协议落地,纵深推进“两海”战略布局,赋予“两海”战略新内涵,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国际“双链”共建,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调整产业布局结构,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全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有色金属企业,争做有色金属领域现代产业链链长,培育骨干企业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领航企业,增强我国有色金属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总之,《规划》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中铝集团应牢记“国之大者”,以《规划》为引领,在国家行业管理部门以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指导下,发挥行业领头羊作用,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与行业骨干企业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动《规划》各项任务落地实施,让世界更有色,让有色更绿色,力求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有色金属工业强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