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锻造“大国重器” 护航“高轨新兵”——东轻材料助力长征七号改遥三火箭“一箭双星”成功飞天

   2021-12-28 中国有色金属报
62
核心提示:作者:李婧懿12月23日18时12分,我国新一代高轨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改(下简称长七改)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

作者:李婧懿

12月23日18时12分,我国新一代高轨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改”(下简称长七改)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实验12号卫星01星、02星成功送入轨道。“国企老兵”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轻)凭借自身深厚的核心科研能力与稳定优秀的品质把控,为中国航天“大国重器”的锻造提供了部分关键铝合金材料,护航“高轨新兵”任务告捷。

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中铝高端制造副总裁、东轻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学书受邀现场观看了“长七改”运载火箭的发射过程。“作为项目协作配套单位的负责人,能够来这里实地看到凝聚了东轻人心血的铝合金材料助力‘长七改’升空,我感到十分的激动和自豪。”王学书说,“从1956年国家制定太空探索计划的第一天开始,东轻就坚守在航天铝镁合金材料打造的最前沿。‘东轻制造’一路陪伴着中国航天工程的成长,东轻人始终不忘初心,怀揣报国强国的航天梦,担负着国家航空航天重点工程的材料保供任务。在未来,我们仍将牢记责任与使命,着力实施航空航天重点合金的创新研发,持续强化东轻材料在‘大国重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范围和供应实力,让‘中铝造、东轻造’为我国航天事业书写出新的时代答卷。”

据悉,今年3月加入长征火箭序列的长七改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高轨液体运载火箭。此次发射的“长七改”遥三火箭总长度为60.7米,达到我国目前在飞运载火箭的“高度巅峰”,且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7吨。在此次发射中,东轻承担起了“长七改”箭体所需的高强机体环形锻件、关键结构连接件、储箱材料等重点部位铝合金材料的研制与保供。

出于运载任务需要,长七改遥三运载火箭是目前国内细长比最悬殊的火箭,特殊的设计结构对箭体的组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合金的品质必须绝对稳定可靠,为此,我们坚持在材料特性上,尤其是在强度、韧性、塑性及耐蚀性等综合性能方面不断强化科研创新,并时刻执行最严苛的品质把控。”东轻技术中心高级主任师任伟才介绍道。

为确保箭体材料在实现轻量化的同时足以承受极端的太空环境压力,东轻统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有色金属材料制备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技术中心等优势科研力量,数百人的科研队伍与千余人的工程技术团队埋头奋战在研发制造最前线,不断攻克痛点、难点,实现了航天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的产品升级和成果转化。同时,作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铝合金材料的指定生产厂家,东轻将“严控细节、精准操作”作为航天铝合金打造的绝对遵循,供应长征系列的板、棒、型、线材及锻件制品均实行工艺流程与具体参数的标准固化,为保证部分重点合金高强、高韧的优异性能,还进一步精确操作参数范围,制定出专属的个性化制造方案。“我们感谢东轻几十年来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提供的优质铝合金材料和为祖国航天事业作出的贡献,希望东轻时刻与中国航天同进步、共发展,不断研发航天工程所需的关键新材料,助力航天强国再攀新高峰。”长七改火箭发射前,航天一院副院长王国辉、航天一院科技委副主任赵熙春与王学书会见时表示。

从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展卷落笔到“高轨新兵”长七改的圆满升空,从长征一号的雏凤初鸣到如今长征系列的第402次飞行,祖国的太空探索从不停歇,东轻的航天筑梦始终追随。放眼浩瀚星空,东轻人将继续守初心、担使命,为航天事业提供更完备的材料配套保障,在祖国的“飞天”事业中积极贡献“中国一铝”的银色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