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首个专项奖学金启动

   2021-11-08 中国有色金属报
56
核心提示:作者:新锐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深化再生资源行业产教融合,突破行业人才瓶颈
作者:新锐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深化再生资源行业产教融合,突破行业人才瓶颈,更好地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近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设立再生资源产业专项奖学金的通知》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再生资源产业首个专项奖学金正式启动。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监事长、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景伟教授认为,作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A级试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自2009年成立以来,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以构建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链为主线,集聚科技资源推进产学研用深度结合,高质量推动我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和技能人才培训工作,积极为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得到了再生资源行业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支持。
 
  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常州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全法教授表示,相比于其他传统专业,我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置时间较晚,开设该专业的高校相对较少,相关专业人才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如何让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更多地增强对再生资源行业和企业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带着企业和行业的技术问题去开展学习和研究工作,积极支撑再生资源企业高质量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和极为迫切,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决定设立再生资源产业专项奖学金不仅恰逢其时,而且功在千秋。
 
  一直以来,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绿色生态,低碳发展为理念,通过发起成立再生资源产业首个专项奖学金,以培育创新型人才为抓手,为科研创新和绿色低碳成果转化奠定人才基础,对于突破再生资源行业人才瓶颈约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一对一支持、点对点对接、需求精准匹配与实习实践等产教融合新方式,切实解决人才招不来、招来了留不住等长期困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各方面急需人才;另一面,通过探索行业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模式,帮助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攻坚克难,深度促进高校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据介绍,在产业专项奖学金启动的短短几天内,已有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天能控股集团、南通鸿劲金属铝业有限公司、湖北新金洋资源股份公司、江苏瑞复达高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百慕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新时代中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云龙县铂翠贵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南通复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瀛源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等26家行业领军企业和南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16所知名高校报名参与。
 
  据悉,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员单位和个人均可自愿参与产业专项奖学金捐赠活动,设置再生资源产业专项奖学金起点为1万元,不设上限。捐赠单位或个人获得冠名权,统一冠名为“再生资源战略联盟产业专项奖学金(附捐赠企业名称简称)”。根据捐赠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意向,由再生资源战略联盟秘书处负责联系对接相关高校,与受赠高校签订捐赠协议,由受赠高校开具发票或财政监制收据,再生资源战略联盟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产业专项奖学金发放情况。参与设置产业专项奖学金的企业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先权,一是优先参与受赠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订;二是优先派出捐赠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受赠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授课教学活动,将本企业技术和工艺嵌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三是优先接受受赠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生产实习实践活动,优先进行毕业生双向选择等;四是优先与受赠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深度的产学研用项目合作。受赠高校相关专家将为捐赠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