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五矿以“五型五矿”积蓄品牌新力量

   2023-05-25 中国有色金属报
56
核心提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理念、价值追求、工匠精神、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集中展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企业实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理念、价值追求、工匠精神、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集中展示,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为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五矿在加速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征程上,积极推进品牌建设,努力为“品牌强国”贡献五矿力量。
  近年来,中国五矿品牌建设为自身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更多的人进一步认识、了解中国五矿。社会公众、合作企业、政府机构等相关方对中国五矿品牌的支持、认可和信赖度不断提升。
  中国五矿品牌发展历程
  中国五矿成立于1950年,自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五矿作为专业贸易公司,是新中国从事金属矿产品、五金制品及建材等进出口贸易的主渠道,改革开放后,中国五矿在市场经济中探索多元化、实业化发展道路,是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
  进入新世纪,中国五矿围绕金属矿业,开启了以重组并购为主要特征的战略转型,特别是2015年与同为世界500强企业的中冶集团进行战略重组,在全球率先打通从资源获取到勘探勘查、设计施工、采矿选矿、冶炼加工、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通道,企业规模更大、业态更丰富、抗风险能力更强。
  2022年,中国五矿营业收入近9000亿元,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58位,资产总额超1万亿元。
  目前,中国五矿旗下有8家上市公司,拥有以金属矿产、冶金建设、贸易物流、金融地产为“四梁”,以矿产开发、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冶金工程、基本建设、贸易物流、金融服务、房地产开发为“八柱”组成的“四梁八柱”业务体系。
  进入新时代,中国五矿始终坚持矿业报国、矿业强国的初心使命,以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为战略愿景,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主责主业,逐步成为金属矿业“主力军”和“国家队”,多次被评为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A级企业,书写出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的壮丽发展篇章。
  打造更加“立体全能”的
  “五型五矿”
  2022年初,中国五矿提出以“五型五矿”建设,大力推进创新引领、治理有效、数字赋能、安全固本、品牌卓著战略。中国五矿的品牌形象,也由此激发出了新光彩、新动能。
  围绕科技创新,打造“创新五矿”
  中国五矿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集团发展全局的“头号任务”,着力推动打造深海深地、冶金工程、新能源、战略金属、数字化供应链等5大原创技术策源地,部署实施20大矿产开发、20大冶金工程、10大金属材料、10大新能源材料和10大基本建设技术攻关,实现从“找项目”到“造项目”的转变。
  目前,国家科技攻关“1025专项”一期3项攻关任务圆满收官,打破多晶硅生产技术、高效低耗特大型高炉关键技术等国际垄断,完成世界首次海底自行式多金属结核采矿系统1000米级整体联动试验、世界首创超级电弧炉钢厂热试,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特别是所属上海宝冶公司作为“科技冬奥”承建单位,圆满建成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作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中设计难度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项目,打破多项瑞士、韩国施工技术垄断,实现多个“中国首创”,成功问鼎鲁班奖。“雪游龙”等冬奥工程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
  所属深圳金洲公司研发出直径0.01毫米极小径铣刀,是世界最小直径铣刀,利用这种铣刀在一根头发丝上能够铣出7个字母,在一粒米上成功铣出56个汉字,突破了微型精密刀具的“卡脖子”技术。
  截至2022年底,中国五矿共拥有成建制的研究设计机构14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45个,科技活动人员3万人,累计有效专利达到5.2万件,主编/参编国际国家标准1800余项,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央企前列。
  围绕治理优化,打造“效能五矿”
  公司治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为了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五矿创建“三清单一流程”,有效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建立完善“三重一大”清单、核心管控事项清单、总部决策事项清单及管理流程,将集团党组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副总经理、总部部门负责人、直管企业的决策事项、责权边界、审批程序等纳入一张图表、一个系统,520项电子审批流程全部嵌入电子公文OA系统,实现各责任主体职责权限、事项流程一目了然、一网操作。
  注重董事会建设的“硬结构”,更注重规范有效运行的“软实力”。一年之内完成140户子企业董事会建立,100%实现外部董事占多数;出台相应规范制度,对董事会如何组好队、开好会,董事如何履好职、尽好责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步指导推动各级子企业全面落实。
  建立授权评估模型,落实董事会职权与差异化放权授权相统一,确定29户重要子企业率先落实董事会职权,以塑造真正独立市场主体为核心,积极迈向以管资本为主。
  围绕信息赋能,打造“数字五矿”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自2021年起,中国五矿着力建设“数字化企业大脑”,以要素管理为前提、以数据共享为基础、以应用场景为核心、以数字底座为支撑,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平台,帮助企业提质增效、事半功倍。
  目前,中国五矿的采购监控平台以采购业务风险预警场景为核心,初步实现了采购业务“运行+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具备实时、穿透、预警、赋能的特征和责任主体闭环管理的功能。
  为发挥企业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中国五矿在安徽铁矿石项目、黑龙江石墨项目中率先试点示范,推动智能找矿、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工地等领域实现新突破。
  所属中国恩菲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开发“ICC垃圾焚烧炉智能控制系统”和“多组分、高精度火焰温度数字化动态分析系统”,引领环保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新风向。
  所属中冶赛迪在钢铁工程技术领域实现工艺技术、装备技术、模型技术、材料科学方面的完全自主,运用原创性技术引领行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在智能化信息化领域,该公司拥有“智能化信息化平台、智能方法和产品、大数据和云计算、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五位一体能力体系,在钢铁行业率先实现了长流程钢厂的智能制造。
  围绕筑牢底板,打造“安全五矿”
  作为国资央企,必须坚决扛起安全发展的政治责任。中国五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铁心、铁腕、铁律狠抓责任落实,不断夯实筑牢安全环保防线。
  完善“1+N”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总部到各层级、从总体到各专项、从表内到表外、从境内到境外,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面覆盖,入选国资委对标一流管理提升活动标杆项目。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中国五矿出台施工作业安全生产“十条铁律”和“反三类典型事故措施”,严明安全生产红线;针对危险作业监管难题,增设视频监控,有效遏制违章作业和典型事故,坠落事故同比下降44%。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突发风险应急能力。2022年,各级企业共开展演练1463次,约4.1万人次观摩,有效提升突发风险应对能力。
  对重点项目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审核,坚决杜绝输入性生态环境风险,深入打好环境风险防控攻坚战。重点针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按照“一企一策、分类推进”部署要求,巩固深化中央环保督察整改成效。
  围绕提升软实力,打造“品牌五矿”
  按照世界一流企业“品牌卓越”标准要求,中国五矿积极践行国资央企社会责任,以引领打造、运营维护、宣传传播为主要形式,全面增强品牌建设。
  2022年,中国五矿重新梳理内部子企业品牌,建立了中国五矿三级品牌架构,对内突出母品牌,增加集体认同感,对外根据实际需要呈现子品牌,实现品牌组合价值最大化。
  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营造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中体现五矿责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坚持“精准、特色、长效”三大原则,扎实有序推进六县定点帮扶和一县对口支援工作,全力以赴助力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连续5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考核中获得最高评级,该公司帮扶办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每年定期发布中英文版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全面系统披露中国五矿在改革发展、履行责任、安全生产、员工成长、生态环保、合作共赢等领域的行动和成果,累计12次获得金蜜蜂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奖。
  加强品牌宣传资源的整合升级,充分运用融媒体技术,构建媒体融合、广泛互联的品牌传播体系;制作发布新版形象宣传片,用生动的画面和语言传播品牌故事,向公众分享展示企业品牌文化底蕴和发展足迹。
  实干为王的“五型五矿”
  行胜于言,实干为要。
  2023年一季度,中国五矿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以良好开局为全年打下基础、赢得主动。
  未来,中国五矿将积极践行世界一流的使命担当、自主创新的引领作用、问题导向的工作思维、精益求精的品质坚守、敢于胜利的奋斗精神“五大核心要义”,着力推进金属品种谱系、产业能级提升、产业链培育、前瞻性战略布局、人才强企“五大行动计划”,建设创新、效能、数字、安全、品牌“五型五矿”,以“金属资源保障主力军、冶金建设运营国家队”的使命担当,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努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品牌强国贡献五矿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