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稀土——冶金工业出版社稀土科学与技术图书概览

   2023-05-04 中国有色金属报
74
核心提示:2021年1月15日,为依法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生产经营秩序,有序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1月15日,为依法规范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等生产经营秩序,有序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稀土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正如大家所知,稀土并不是一种单独的化学物质,而是多种性质相近的金属元素的统称。一般来说,根据元素重量的不同,稀土元素大致可以分为轻稀土(元素镧、铈、镨、钕、钷、钐、铕)和重稀土(元素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两种。在自然界中,轻稀土和重稀土的分布极其不平衡。在全球已查明的稀土资源中,轻稀土占据了绝大多数,重稀土储量占稀土总储量不足1%。这为数不多的重稀土储量,90%以上集中在中国。尽管美国近年来恢复了稀土开采能力,但也仅限于轻稀土。全球重稀土的资源,牢牢掌握在中国手里。
  稀土元素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诸多其他元素所不具备的光、电、磁、热等特性,可用来制备许多用于高新技术的新材料,对改造提升石化、冶金、玻璃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以及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战略新兴产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工业的各个领域,被世界各国科学家称为“工业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的宝库”。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稀土产业已取得了“四个世界第一”:资源量世界第一、生产规模世界第一、消费量世界第一、出口量世界第一。
  稀土重要的下游应用是永磁材料。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永磁材料占稀土消费总量的42%,产值占比达到75%。永磁材料由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目前发展到第三代,原材料为钕铁硼,轻稀土元素钕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发展,镨钕合金开始代替单纯的钕,再添加少量的重稀土铽、镝,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在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先进制造等高技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的稀土永磁产业在全球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着支配作用。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稀土列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元素和战略物资,并进行大量储备。我国对稀土开采、稀土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管理,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必要措施限制或者停止稀土开采、稀土冶炼分离;实行稀土资源地和稀土产品战略储备管理。
  我国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稀土资源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在国家对稀土科学技术研究的大力支持和稀土科技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在稀土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进展,在稀土开采、选冶领域,形成和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稀土学科优势,取得了不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如徐光宪院士创建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并成功应用,体现了中国稀土提取分离技术的特色和先进性。
  稀土科学与技术研究成果的总结、推广和应用,需要科技图书的出版和发行。稀土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稀土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加快我国从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转变,同样需要稀土科技图书的出版和发行。作为我国冶金科技图书出版发行的重镇,冶金工业出版社一直将稀土科学与技术图书的出版作为重要特色板块,出版发行了许多稀土科技著作。下面仅概要介绍近几年冶金工业出版社在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出版的新书和重印的长销图书。
  1.《稀土》(第2版)(上、中、下册),徐光宪主编,1995年8月出版。作者徐光宪先生,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1980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
  2.《稀土科学与技术丛书》,由中国稀土学会组织全国稀土各领域内著名专家、学者编写,干勇院士任丛书主编。丛书被列为“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入库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已出版的7个分册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2020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优秀图书。
  (1)《稀土发光材料》,洪广言、庄卫东主编,2016年10月出版。
  (2)《稀土陶瓷材料》,潘裕柏编著,2016年10月出版。
  (3)《稀土玻璃》,李维民主编,2016年10月出版。
  (4)《稀土顺丁橡胶》,姜连升著,2016年10月出版。
  (5)《稀土晶体材料》,任国浩等编著,2018年6月出版。
  (6)《实用稀土冶金分析》,郝茜等编著,2018年6月出版。
  (7)《稀土采选与环境保护》,杨占峰等编著,2018年6月出版。
  3.《稀土永磁材料》(上、下册),胡伯平、饶晓雷、王亦忠编著,2017年1月出版。《稀土永磁材料》一书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2020年荣获第四届中国有色金属优秀图书。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震西先生为本书作序。
  4.《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与技术》,周寿增、董清飞、高学绪编著,2011年9月出版。
  5.《稀土在低合金及合金钢中的应用》,王龙妹著,2016年5月出版。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6.《稀土串级萃取分离研究》,蔡春涛著,2017年11月出版。
  7.《非皂化体系萃取分离轻稀土元素》,常宏涛著,2016年9月出版。
  8.《白云鄂博稀土共伴生矿催化材料制备及其催化应用》,龚志军、武文斐、李保卫著,2019年12月出版。
  9.《基于价值补偿和储备的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杨丽梅著,2018年8月出版。
  10.《典型废旧稀土材料循环利用技术》,张深根等编著,2018年11月出版。
  11.《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重金属铅污染特性及修复》,刘祖文等著,2020年4月出版。
  12.《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地表环境多源遥感监测方法》,李恒凯著,2019年1月出版。
  13.《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氮化物污染机理》,刘祖文、张军著,2018年2月出版。
  14.《稀土工艺矿物学》,邱廷省、陈江安主编,2019年4月出版。
  15.《稀土元素化学》,叶信宇主编,2019年3月出版。
  16.《稀土冶金学》,廖春发主编,2019年9月出版。
  17.《稀土冶金技术》(第2版),石富主编,2015年3月出版。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18.《稀土资源开发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教程》,周贺鹏主编,2017年12月出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