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力拓石道成:每一天都在寻求更好的方式

   2023-04-14 中国有色金属报
72
核心提示:我们必须要找到更好的方式,每一天都是如此,包括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我们要成为更加高效的运营者以及更好地保护环境,降低

“我们必须要找到更好的方式,每一天都是如此,包括我们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我们要成为更加高效的运营者以及更好地保护环境,降低碳足迹,更好地打造和当地社区的关系。”日前,力拓集团在京举行媒体见面会,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与记者分享了他心目中力拓该有的样子。
  2023年,对于力拓来说意义非凡。150年前,在西班牙南部的Rio Tinto河畔,一家以Rio Tinto为名的矿业公司成立,这家公司利用创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将一座面临枯竭的矿山转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铜矿,从此开启了力拓百年不衰的发展历程。150年来,力拓坚守初心,深耕矿业,成为全球知名的矿业公司。在公司成立150周年之际,力拓锚定“寻求更好的方式,提供世界所需材料”的核心要义,启新程,再出发。
  目标引领
  今年是石道成就任CEO的第3年,就任之初,他就为自己设立了4个目标:成为最佳运营者、实现优异的ESG表现、引领卓越发展、获得更有力的社会许可。
  “在过去的两年中,力拓一直以这4个目标为引领。”石道成说。的确,对这4个目标的坚守,成就了力拓亮眼的经营业绩:2022年,税后收入达到12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90亿美元,以及80亿美元的分红,这是力拓历史上第二高的分红,资本回报率达到了24%。
  合作共赢
  120年前,一条满载硼酸盐的货船从美国加州起航驶往中国,这成为力拓与中国的贸易开端,此后的100年间,力拓与中国的联系开始愈发紧密,有了更多的贸易品种,还拥有了更多的中国贸易伙伴。
  “随着中国40年来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与中国的合作也更加紧密,也因此受益良多。如果没有中国,力拓也不会是今天的力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成功就是力拓的成功。”石道成说,“目前,我们有一半的产品销售到中国,不仅仅是铁矿石,还包括铜和铝,我们的营收在不断地稳定增长,大概有50%的收入是来自中国。”
  石道成告诉记者,力拓不断深化和中国的联系,从最初的贸易拓展到后来有了更多的合作伙伴。他举例说,澳大利亚西皮铁矿由力拓同中国宝武联合开发,这个价值约20亿美元的项目,目前正紧锣密鼓推进中;前不久,力拓与中国矿产集团成为战略伙伴,将在铁矿石及钢铁产业链、供应链领域开展合作,同时,力拓还资助清华大学开展针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课题。
  而针对广受关注的几内亚西芒杜项目,石道成表示,力拓与中铝、中国宝武、赢联盟共同合作,成立了合资企业,共担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非常高兴找到合作伙伴,构建互信,各显所长。西芒杜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矿山项目。”石道成表示。
  2021年,力拓将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作为战略核心,并制订了业务脱碳目标:力争到2025年将范围1和范围2排放减少15%,到2030年减少50%。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和技术突破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合作伙伴合作。”石道成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将把同中国伙伴的合作上升到新的高度。
  “我这次会在中国待整整两周,也会和很多利益相关方进行探讨,挖掘更多合作机会。当然,很多决定并不是一天就能做出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非常希望继续在中国进行投资。”石道成用行动表明他对中国市场坚定看好。
  危中寻机
  源于自身庞大的碳足迹,实现业务脱碳目标对力拓而言实属不易。这在石道成看来,既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我们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但是我们的机遇也更大。应对气候变化意味着需要打造新的能源体系,将需要更多的铜、铝、电池材料,甚至更多的钢铁。所以,我们需要关注并且在这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石道成说。
  基于此,2022年和2023年,石道成两赴蒙古国,重新构建了与蒙古国政府的关系,就开启奥尤陶勒盖的地下铜金矿项目达成一致,并与蒙古国总理共同启动了这个项目。与此同时,力拓以31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了绿松石山的剩余股份,简化了奥尤陶勒盖项目的所有权,成为矿山的直接拥有人。据测算,奥尤陶勒盖项目有望成为全球第四大铜矿,届时会有更多的铜精矿销售到中国。
  在增加铜矿开采的力度的同时,作为新能源明星的锂矿也进入力拓视野。2022年,力拓以8.25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阿根廷的Rincon锂矿项目收入囊中,预计首批可供出售的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上半年实现生产。
  向着确立的目标不断努力、同合作伙伴实现共赢、挑战中发现商机,正如石道成所言,力拓,每一天都在寻求更好的方式,做更好的自己。
  这应该也是力拓历经百年不衰的秘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