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天丰 胡道恒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 东兴证券研究所
工信部12月3日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根据《规划》,中央企业及大型企业将引领开展绿色氢能与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工程,将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船舶、绿色环保、高端装备、能源电子等战略新兴产业;此外,将发展大尺寸高效光伏组件、大功率海上风电装备、氢燃料燃气轮机、超高压氢气压缩机、高效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装备。结合工信部10月末印发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工业领域碳达峰的逐步实行,将极大提升绿色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及消费比重的确定性提升,绿色制造体系的再构建将大幅扩张能源金属及新材料金属的应用空间,这意味着金属行业的成长属性的不断强化。
镁:轻质化金属需求燃起
中国具有镁资源与供给的绝对优势,中国镁矿储量占全球29%,中国镁锭产量占全球88%(全球年产约100万吨,中国90万吨)。中国镁行业高度分散,供给端呈现刚性化特征。中国镁产能CR10约31.6%,近几年环保要求的提高,导致行业产能利用率平均较低(60%-70%),新建产能的审批通过率也低,显示出供给的刚性化特点。此外,由于环保等带来成本因素的持续攀升,近年来镁行业也开始出现整合,意味着行业集中度在提高,这有助于远期产品定价权的提升。
镁的需求主要源于镁合金轻量化的显现,在汽车(包括新能源)和军工产品上用途较广。如车重每降低100克,燃油车百公里平均油耗减少0.4L以上,这将推动单车用镁量由2020年的15公斤,增加至2030年的单车用镁45公斤。此外,航空航天及导弹等相关军工用品,镁合金也开始规模化使用,可有效提升飞行能力和提高打击准确度。最后因为镁电池能量密度高,是锂电池的3倍,安全性能也比三元电池高,当前镁电池电解液已研发成功,商业化应用后将提升镁金属的能源属性。镁的供需结构在2022年将进入供给短缺的状态(供应缺口约8万吨),笔者认为,镁价的运行新中枢应该在4万元/吨之上。
铂:需求端再度进入扩张周期
铂是一个寡头效应十分明显的品种,全球储量及产量很低,且供给集中度极高。全球铂的储量总计有6.9万吨,全球每年产量约190吨。铂的储量和供给主要集中在南非,南非储量占全球91%,产量占全球72%。铂金属的全球供应在近10年无任何有效增量,10年平均增速-0.1%,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铂产量已经降到180吨之内,再度出现了5%以上的收缩。中国铂储量仅有400吨,铂资源对外进口依赖度高达99.3%(中国铂金属年消费量72吨,而年进口量71.4吨)。中国没有有效矿产铂公司,多是金属冶炼及回收的再生铂生产公司。当前全球铂的再生产量已占全部产量的20%,因此再生铂是个新的市场。从铂的整体供应观察,未来铂平均年供应量约188吨,近乎零增长。而铂的需求已经发生明确的结构性再扩张。2015年之前,铂作为柴油发动机的催化剂而具有强工业属性,但2015年之后,随着欧标提升以及柴油车产销的下滑,铂工业属性大幅萎缩,导致铂金属定价出现断崖式下滑。但近年来随着氢燃料路径的燃起,铂的工业需求开始回暖,铂在汽车领域需求在近期已经出现超过30%以上的增长,而首饰需求以及投资需求也分别出现了33.2%及124%的增长,这推动了铂的整体需求端的扩张。铂作为供给极度刚性的品种,需求的结构性扩张易凸显出供给端的不足。伴随天然存在的贵金属属性容易引发的潜在囤积现象,铂的基本面将开始逐步进入强势格局。
碳酸锂价格加速上行
国内冶炼厂陆续进入年底检修阶段(7-30天不等),青海等地生产有明确减量,节假日对海外进口的短期影响将逐步显现;内外产量均有下滑导致现货供应缺口持续放大,价格加速上行,本周电碳均价21万元/吨,周上涨1万元/吨;部分下游厂商加紧节前备货,采购价格已突破22.5万元/吨;预计春节前碳酸锂上涨行情将延续。氢氧化锂需求有所恢复,高镍材料厂采购情绪明显好转,带动电氢本周价格上涨2000元/吨至19.1万元/吨。钴方面,海外电钴上涨及中间品库存紧张持续拉动国内钴价(45.7万元/吨,为2018年10月以来新高),国内冶炼企业因成本倒挂维持低开工率。运力紧张导致的原料供应不足对短期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预计钴盐价格小幅抬升,电解钴及中间品价格将维持高位。(作者单位:东兴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