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思捷
10月以来,铝价先涨后跌,月中沪铝一度触及2.48万元/吨,其主要原因,一是随着采暖季和冬奥会的临近,减停产或将进一步扩大,且电力紧张的情况下多地供应趋紧;二是煤电联动叠加氧化铝等成本端价格飙升,一路推高铝价。但随着动力煤调控的重拳出击,动力煤期货价格连续跌停,能源属性明显的铝品种也受到牵连,一路下行。同时,随着国储局抛储货源流入市场,而下游加工企业对高铝价接受度低且限电波及主要加工企业,铝锭社会库存持续累库,铝价有所承压,一度跌破2万元/吨。
国外方面,10月初,能源危机下欧洲部分铝企减停产叠加中国作为最大的铝生产国供应收紧,推高伦铝价格。但随着10月21日G20峰会的召开,各国降低减排目标,减缓能耗指标下降的紧迫性,伦铝价格出现大幅回调。
国内供应或将趋紧
国庆节后,青海、辽宁等地受电力供应压力影响陆续有减停产消息传出。10月21日,贵州省要求省内电解铝企业严格执行错峰用电计划,即日起每天将用电降低20%以上,5天内退出全部产能。考虑到贵州电解铝运行产能130万吨,若按要求全停,对行业影响较大。随着采暖季及冬奥会的来临,各地相关行业开始生产调控,云南、广西等地可能因枯水期供电紧张减停产继续增加,山西等地发布相关行业限产措施,预计采暖季结束前,11月供给端趋紧。
海外供应扰动不断
受全球能源危机的影响,电价不断飙升,受制于成本压力,欧洲铝厂已经开始出现减停产现象,其中荷兰Aldel冶炼厂宣布停产至明年年初,斯洛文尼亚Talum和斯洛伐克Slovalco也分别减产50%和10%,或将影响四季度4万-5万吨产量。随着缺煤缺气缺电的危机加重,印度、美国等地铝企出现减产的风险也在上升,后续海外减产规模有扩大的风险。
氧化铝价格维持高位
据海关数据显示,9月,中国氧化铝进口36.14万吨,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8.31%。9月,出口氧化铝约0.36万吨,同比下降13.26%,环比下降40.51%。海外氧化铝市场仍延续此前局势,一是年产能100万吨的Jamalco氧化铝厂因火灾停产,二是7月中旬美铝旗下Alumar氧化铝厂因技术问题减产三分之一,影响年产能约120万吨,且这两家氧化铝厂短期均无法预估复产时间。从9月氧化铝进口量环比下降也可以看出海外氧化铝减产的影响,且预计干扰将会持续至11月。
整体消费难有好转
10月份是下游需求的传统旺季,但受限电、高铝价及终端需求走弱的影响,铝市需求延续“旺季不旺”局面。10月初,江浙地区铝加工企业限电限产范围扩大,企业开工率有所下滑,虽然10月22日江苏省电力公司通知暂停轮停限电,利好江苏省内铝锭采购的恢复,但需求恢复较为缓慢。10月14日,河南省电力公司发布《关于启动郑州市2021年迎峰度冬Ⅲ轮停轮休方案的通知》,要求省内“双高”企业全部停产,其中涉铝企业5家,对当地铝板带企业开工情况有所影响。此外,湖北省黄石市发布有序用电通知,当地铝材企业或降负荷20%。因此,10月整体初级消费表现较为低迷。
终端消费上,地产板块需求持续走弱。据SMM统计,9月,建筑铝型材开工率已下滑至51%,环比下降2%,对铝棒和铝型材的需求有一定影响。
进入11月,随着铝价大幅回调后企稳且限电有所放宽,下游接货情况将有所好转,预计开工率将回升。但因占据终端消费30%左右的房地产板块难有起色,整体消费情况难有明显好转。
国内库存或迎来拐点
LME仍将去库
截至10月28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98.2万吨,较9月同期增加15.9万吨。10月上半旬,铝锭库存累库速度加快,主要因为当时铝价高企且江苏、广东、河南多地限电,加工企业接货意愿较低,中下游需求较疲弱。随着限电放宽且铝价因煤价被干预而剧烈波动大幅回调,当前加工企业观望为主。此外,10月末,西北疫情牵涉多地,公路运输受疫情防控要求效率有所下降,造成部分地区铝锭累库。
进入11月,随着铝价明显下调后回归震荡状态,下游刚需接货积极性有望提高。加之进入采暖季和枯水季后,供应端或将有进一步减产的可能,而消费端随着煤价得到控制,限电压力有望缓解,预计开工率将有所回升。因此,预计11月铝锭库存将出现拐点,难以持续累库。
截至10月26日,LME库存为106.4万吨,较9月同期下降17.4万吨,去库较为顺利,主因海外经济复苏,且供应进一步收紧。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干扰下,后续多地存在进一步减停产的可能,预计11月LME库存仍将去库。
综上所述,当前铝基本面表现出供需双弱的格局,主要矛盾仍在于供应和消费之间的博弈。预计11月终端消费仍不温不火,但考虑到电解铝供应短缺的局面或继续扩大,对铝价下方有一定支撑。随着煤价企稳,预计11月价格运行区间在1.9万-2.2万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