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贵金属价格短线反弹 但年内维持弱势

   2021-10-22 中国有色金属报
66
核心提示:作者:史家亮 王骏  金银比率(黄金与白银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全球宏观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因为金银比的意义在于
作者:史家亮 王骏
 
  金银比率(黄金与白银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全球宏观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因为金银比的意义在于它能反应经济周期,通常情况下,当金银比缩小的时候,这时经济往往处于上升周期,而当金银比放大的时候,这时候经济往往开始萎缩。
 
  金银比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强
 
  虽然黄金和白银均被视为贵金属,大概率价格齐涨共跌,然而两者因为基础属性存在区别,所以两者的走势亦存在较大的区别。黄金具有较强的抗通胀属性,但是债券数据和货币属性所带来的避险属性影响会更大,所以黄金的主要需求在于珠宝首饰或者投资需求,往往在市场走向不明时期充当通胀对冲和避险资产。而白银则是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工业最终用途消耗的白银占比接近60%,而黄金为10%左右,白银价格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在经济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的时期,黄金的价格涨幅比白银大,金银比率扩大。在经济复苏时期,由于工业需求上升,白银的价格涨幅更大,金银比率缩窄。
 
  从近两年的金银比数据来看,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金银比亦是从85点左右持续拉升至最高的123点的历史最高水平,充分说明了经济危机和风险的存在。随后,随着全球政府和央行的救市和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始从深度衰退逐步复苏,金银比亦开始走低,2021年2月初降至疫情以来的最低点62点,跌幅接近50%。2021年一季度末以及二季度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加强,而全球经济增速亦出现放缓的趋势,金银比价格亦低位开始反弹,最高时突破80点关口,整体依然维持上涨的趋势。本轮的上涨并非因为黄金白银价格的上涨,主要在于黄金白银的下跌过程中,黄金的跌幅小于白银从而出现金银比震荡走强的趋势。近两年金银比的走势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
 
  从近2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国际金银比(伦敦黄金现货/伦敦白银现货)的波动区间大概是33-92点,2019年的波动区间在80-92点,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金银比的波动区间扩大为33-123点,实际从近年的几个统计数据来看,笔者发现,金银比的关键点位是82和67两个点位。而2020年上半年金银比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极端情况下的表现,难以常态化。
 
  金银比反应的是同属于贵金属的黄金白银的比价关系,它们的成交量最大,市场接受范围相对最广,中国白银的应用偏长,所以国内的金银比比国外的要低一些。整体来看,黄金反应的是避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经济衰退和萧条之间表现最好,白银反应的是投机和延续性的反身性原则,即主要利用的是市场的追涨惯性,在经济萧条和经济复苏之间表现最好。所以金银比实际上来看,也可以视作经济究竟在哪个周期的度量衡。
 
  当下金银仍处于高位,实际上反应的是,市场还处于避险阶段,在后续的整个市场中,黄金白银的比价修复仍然值得期待。
 
  现有市场分析中,黄金的启动、干扰因素相对都是比较可知的,关键问题在于白银启动时点,所以金银比对我们入场做多或者做空的关键在于,黄金和白银行情至少其中一个已经走出一段时间的超涨/超跌行情,一般超涨行情中,白银后涨涨得快,超跌行情中,白银先跌跌得快,投机属性相对明显。
 
  对于金银比,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和经济走弱的大背景下,笔者认为,贵金属整体依然会偏弱,而经济走弱通过商品属性对白银会再度形成拖累,金银比整体仍有上涨的空间,整体维持震荡偏强的趋势,不排除涨至88点上方可能。
 
  美债美指回落
  贵金属短期如期反弹
 
  近期,美国工业生产指数表现疲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没有新的导向,反而出现预期有所减弱的迹象,利多影响减弱;美债收益率回落至1.6下方,至1.58附近;美元指数DXY跌至三周低点,日内跌0.3%至93.63附近。美债美指回落利多贵金属,贵金属日内出现反弹的明显迹象,黄金上涨0.8%,接近1780美元/盎司,白银上涨1.85%,至23.6美元/盎司附近,突破60日均线。白银价格涨幅较大,一方面是黄金走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有色金属板块走强所带来的商品属性方面的影响,白银反弹的幅度要大于黄金。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没有进一步的导向出现前,贵金属整体维持震荡走强的趋势。今年年内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依旧,年内贵金属价格整体弱势观点不变。
  (作者单位: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