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冶炼厂减产 锌价领涨有色金属

   2021-10-18 中国有色金属报
45
核心提示:作者:李铮  10月13日,全球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Nyrstar突然宣布将进一步削减其三家欧洲冶炼厂的锌产量,从周三起减产高达50%,
作者:李铮
 
  10月13日,全球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Nyrstar突然宣布将进一步削减其三家欧洲冶炼厂的锌产量,从周三起减产高达50%,以应对不断飙升的电力成本和碳排放相关的成本。据了解,Nyrstar产能70万吨,按减产50%计算影响全球2.5%供给,市场预估倘若减产一个季度,产量损失在7万-9万吨。
 
  由于欧洲铜铝铅锌冶炼产能分别占到全球产能12%、11%、16%和15%,此次限产不仅对全球锌锭的供需平衡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能源紧缺对于欧洲有色整体供给的担忧。受此消息影响,伦锌和沪锌涨势强劲,14日11时沪锌涨停,收于25700元/吨,为2018年3月以来新高。与此同时,伦锌也直线走高,录得2007年7月以来新高。有色金属其他品种价格也在全线上涨,截至14日18时,LME铜铝铅锌的价格分别上涨了1.37%、3.32%,1.61%和2.89%,其中锌涨幅更是一度超6%,上期所沪锌主力合约今日也封死涨停,涨近8%。
 
  当前,能源紧缺格局明显,电力价格飙涨,不论国内的动力煤,还是欧洲的天然气自2020年3月以来涨幅都已经非常惊人。欧洲洲际交易所数据显示,相较于去年年中约6欧元的价格,近期天然气价格已经飙升10倍以上,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尤其是今年的下半年以来,能源紧缺的格局非常明显。可以说此次欧洲电价大涨导致冶炼厂减产可以说是全球能源紧缺的进一步发展后的必然结果。
 
  Mysteel认为,今年以来铜和铝都经历了数轮的大幅拉涨,而铅锌价格长期处于震荡结构,其价格走势较其他有色品种要弱不少,为数不多的几次冲高也是来自于二、三季度的国内的限电导致冶炼厂减产。此次锌价的大涨,一改此前的颓势,成为基本金属近期的一个领涨品种。锌矿供给紧缺导致加工费长期低迷。锌金属冶炼端的主要成本仍旧是来源于矿的成本,能源成本在其总成本中仅占不到10%。海外电力飙涨导致冶炼亏损扩大,本身就基于锌矿价格维持高位冶炼利润低迷。
 
  有色各品种中,铜矿的加工费自今年春节后呈现上行趋势,伴随着铜价的同步上行,铜冶炼的利润情况大幅改善。铝价受“双碳”影响也一路上涨,国内电解铝行业毛利更是达到了历史高位,但海外铝产业受到电价上涨存在亏损情况或导致铝供给边际收紧。而锌冶炼在精矿加工费下行锌价震荡的格局之下,冶炼利润持续低迷,能源价格飙涨可以说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锌价在此次欧洲能源危机引发的上涨弹性也较其他品种来的更大。
 
  从国内锌市场看,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肖静认为,市场对锌市场的关注,国庆节之前基本在国内盘面,但外盘技术转强,越过市场对国内供求的判断,主导沪锌走势。
 
  从供应端看,国内9月精锌产出分别环比增加3000、5000吨,且10月受降耗、限产影响供应量将分别再下调6200、8400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国内锌产量总计438.2万吨,同比增长5.4%;而8月锌产出54.1万吨,同比下滑0.6%,是基本金属中单月产量同比增速首个下行的。受煤电形势拖累,四季度国内锌冶炼产能追产的积极性受到约束,全年累计供应增速将继续下行。安泰科已将国内2021年精锌供应增量下调到13万吨以内。
 
  从消费端看,9月下旬限电开始影响长、珠三角精锌消费,压铸锌合金、镀锌等中小企业生产转淡,中秋、国庆前期下游累库不明显。钢联周度镀锌板产量已经逊于前两年同期,且库存小幅上升。
 
  国内锌市供求两淡,且需求端受宏观、消费下滑的负面影响在盘面反映有限,四季度市场难以看好精锌消费。反映在定价上,市场已在主动上调沪锌震荡重心,但策略多以偏高位震荡为主。同时,供需双弱下,库存及现货升水指引性将增强,沪锌各合约间已转为平水、小正向市场结构,沪锌本身冲高动能正在转弱。
 
  此次锌价大涨,风险也随之来临。Mysteel认为,锌价当前的核心逻辑和此轮商品牛市是一致的,即供给端的矛盾。全球矿企主导的锌产业的利润结构下,冶炼端毫无疑问是弱势一方,在锌矿供给无法匹配冶炼产能扩张的情况下,加工费预计将维持低位。尽管从短期看锌价大涨之后存在一定回调的风险,但是加工费维持低位的情况下锌价依旧将维持在高位。而短期内限电影响不会减退,叠加冶炼端开始冬储,国内锌锭供应受限。且全球能源危机爆发,全球锌锭或将减产,供应端偏紧的瓶颈短期较难突破。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中国有色金属报社,访问yuanben.io查询【31YT6ZLF】获取授权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