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央行回应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原因

   2021-05-17 中国有色金属报
46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四笔   日前,央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央行指出,全球大宗商品
 
责编·作者:四笔
 
   日前,央行发布2021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央行指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三: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
 
  央行强调,目前看上述三方面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通胀中枢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延续温和抬升走势。
 
  对我国而言,央行称,国外通胀走高的输入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工业品价格,叠加去年低基数的影响,可能在今年二、三季度阶段性推高我国PPI涨幅。对于年内PPI阶段性上行,要历史、客观地看待:一是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低基数”下的“高读数”。2020年受疫情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探影响,我国PPI有7个月处于-2%下方,2020年5月触及低点-3.7%,因此今年PPI走势受到较大的低基数“镜像影响”。两年平均来看,预计2020~2021年PPI年均涨幅仍会处于合理区间。二是历史上看PPI指标本身波动就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并不鲜见。过去二十年间,我国月度PPI同比涨幅的均值约为1.2%,标准差则达到4.2个百分点。PPI波动较大在全球也都是普遍现象。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阶段性供求“错位”的表现,若未来全球疫情能得到全面有效防控、新兴经济体生产供应能力恢复正常,则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可能放缓。总的看,待基数效应逐步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后,PPI有望趋稳。
 
  具体到对我国消费者物价的影响上,央行表示,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事实上,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央行指出,综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在去年应对疫情时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保持了总供求基本平衡,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当然,需对大宗商品涨价给我国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带来的差异化影响保持密切关注,综合施策保供稳价,及时有效管理预期,防范市场价格波动失序。(四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