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再通胀背景下黄金价格能否止跌?

   2021-03-01 中国有色金属报
61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李旎  随着美国拜登政府不断推行新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加速,欧美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回落近一个月,在经济数据强劲
 
责编·作者:李旎
 
  随着美国拜登政府不断推行新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加速,欧美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回落近一个月,在经济数据强劲修复背景下,“拜登交易”行情仍在继续,美股继续走强,市场风险偏好抬升至高位。并且当前美国参众两院已经通过协调程序,这意味着拜登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有望在3月中旬前通过。财政刺激前景和能源成本上升提振了通胀预期,十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已攀升至2.24%,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也飙涨至一年高点1.31%左右。
 
  自美国总统大选结果落地至今,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累积上扬48bp至1.3%,长端美债收益率即名义利率的快速攀升和美元走强,共同对贵金属走势形成了压力,黄金价格回调至1770美元/盎司。民主党控制两院后,市场预期美国财政刺激计划的推行会更顺利,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加速,“拜登交易”即拜登就任会实施相对有利于美国和全球经济复苏的举措,行情具体表现为美股的上行,以及黄金、美元、美债的下行,体现了拜登上台后,经济的复苏和再通胀预期,对应美国经济数据强劲修复背景下,期间标普500涨幅为11.9%,美元下行幅度为2.07%,十年期通胀预期上行50bp至2.2%。
 
  当前,全球新冠疫苗接种仍在加速,截至2月15日,全球疫苗接种总量已达1.75亿剂。其中,美国接种量最高,达到约5288万剂,每百人新冠疫苗接种15.9剂,每日接种比例近0.5%,接种速度已达到200万剂/日,该接种速度快于拜登百日计划中100天接种1亿剂的目标,按此速度推算,美国有望于三季度实现全民免疫。当前美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约7.4万人,连续多日下降,较前期峰值25万人更是大幅下降,英国、德国、日本等国新增疫情同样呈回落趋势。
 
  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均显示经济延续平稳复苏态势,美国去年12月制造业PMI达到60.5,前值为57.5,非制造业PMI达到57.7,前值为55.9。1月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4.9万人,预期为增加10.5万人,12月数据修正为减少14万人,1月失业率为6.3%,好于预期值的6.7%,1月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仍然较为疲弱,非农就业虽然重回增长,但明显弱于预期。具体来看,1月份,服务业就业的恢复缺口明显大于其他行业6.5%的整体水平,服务业的修复主要依赖疫苗推广后经济活动的恢复,目前疫苗接种后对服务部门的提振作用尚未完全显现。
 
  2月17日,美联储发布1月会议纪要,官员认为,刺激措施和疫苗将给经济带来可观的推动作用,但当前的经济情况与长期目标相距甚远,在实现目标之前,需要保持宽松政策,缩减资产购买的条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难以达到。波士顿联储行长称,只要失业率居高不下,未来两年美国通胀率不会持续达到2%。美联储在2020年8月修改货币政策框架,推出“平均通胀目标制”,表示将允许通胀水平在一定时间内适度超过2%,表明美联储对通胀的短期冲高会采取更宽容的态度,不会立即缩表或加息来压低通胀率。
 
  美国财政刺激计划正取得积极进展,当前美国参众两院已经通过协调程序,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仅需要获得国会的简单多数即可通过,由于前一轮纾困计划的部分重要救济补贴定于3月14日到期,民主党可能将在此之前通过新一轮的刺激方案。如果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在3月如期落地,二季度美联储会大量增持美债,结合1月美国联邦政府赤字规模继续扩大,美联储将继续压制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至低位,以降低债务支出成本。
 
  在疫苗加速接种、疫情得到控制和财政刺激计划积极推进的背景下,欧美经济修复预期大幅增强,美国消费需求预期将得到强修复,能源支出成本上升也支撑通胀预期的进一步走高。具体而言,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消费需求大幅走低,通胀受到抑制,PCE同比于4月触及0.48%的低谷,按2015~2019年PCE月环比平均值0.15%测算,2021年4~6月PCE月同比预测值分别为2.46%、2.45%和2.10%,短期通胀水平在2%以上。由于低基数效应,2021年,美国通胀水平很可能在4~6月左右走高,高点有可能到达2.35~2.6%区间。另一方面,对美国实际通胀水平具有领先性的ZEW美国通胀指数在2021年1月创下62.2的高位,根据统计结果,ZEW美国通胀指数对美国实际通胀水平平均有5个月左右的领先性,也表明通胀预期可能在2021年中达到高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