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贸易与制造共振支撑“牛”年

   2021-01-20 中国有色金属报
51
核心提示:责编作者:刘新伟  2020年,影响全球最大的因素是疫情,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全球经济,经济领域受影响最为明显的外贸需求。疫情防
 
责编·作者:刘新伟
 
  2020年,影响全球最大的因素是疫情,疫情影响最大的是全球经济,经济领域受影响最为明显的外贸需求。疫情防控的差异性和资源分布的结构性,共同造就去年5月份之后商品牛市的开端。
 
  中国经济正在进行第二轮脉冲式上涨,正是受海外复工和广义财政刺激的共同影响。2021年,仍将有一轮脉冲,这次是来自于全球服务业和贸易共振影响。
 
  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4%;进口14.23万亿元,同比下降0.7%。2020年,进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再创历史新高,中国也成为全球唯一实现货物贸易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出口:疫情凸显中国制造
 
  中国健全的制造业能力和得力的疫情控制为全球贡献产能,中国出口市场在防疫物资、居家办公产品、优质制造业产品的带动下全年实现4%的增长。
 
  全球疫情大范围传播,抗疫物资需求大幅度提升,相关原料及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截至1月中旬,全球疫情发展依旧处于不可控状态,全球新增感染人数仍未见明显下降。防疫物资需求提升明显,海关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同比增长40.5%。与防疫物资相关的原材料如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同比增长29.2%,塑料制品同比增长19.6%,从趋势看,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增速在放缓,而塑料品需求则继续上升。
 
  居家办公需求带动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上涨。在疫情背景下,国外复工复产进度虽较中国略晚,但2020年下半年之后均已开始逐步恢复。疫情改变了办公形态,网络办公形式带动笔记本等电子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居家隔离增多带动游戏机等产品需求。消费电子需求带动智能芯片增长,全球智能芯片产能供应略显不足。
 
  中国优势制造业产品开始明显发力,助力全球制造业产能恢复。中国制造业替代优势的提升带动中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后疫情时代,随着国外制造业产能的恢复,该类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全球制造业景气度提升除带动生产固定成本类需求上之外,与全球制造业嵌套深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类可变成本产品也迎来需求上涨周期。
 
  转移订单需求带动国内家电等行业恢复发展。受疫情因素影响,其他主要制造业核心国开工率明显不足,部分订单转移至国内,带动我国东南沿海小家电企业订单增加,部分企业订单已经排至今年二季度。
 
  进口:必选消费和基础原材料
  增幅明显
 
  进口方面,由于国内制造业快速恢复,对于原料需求大幅度增加,铁矿石、煤炭、铜等原料需求增加明显。但由于国内必选消费仍未恢复常态,国内进口总额同比仍下降0.7%。
 
  原材料需求大幅度增加,带动进口量上涨。受制于资源禀性,中国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的基础原材料,2020年,中国制造业较早地从疫情之中恢复,带动了相关基础原材料的上涨。从数量上看,天然及合成橡胶、纸浆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2.7%,增幅排名居前两位;从金额上看,铁矿砂及精矿同比增长17.4%。量价表现不一,铁矿石、天然及合成橡胶量价齐升,三大石化原料、原油、天然气、煤及褐煤、纸浆量增价跌,铜矿砂及精矿量跌价升。
 
  必选消费需求带动进口增加。从粮食、肉类等必选消费品的进口表现看,肉类、粮食及大豆增幅明显,其中,肉类同比增长更是达到60%,粮食增幅达到28%,进口增加主要受国内市场需求因素的影响,国内较早从疫情中恢复是促成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的重要原因。从金额数据看,2020年,国内农产品进口总额同比增长14%。
 
  贸易展望:贸易修复
  与制造业景气共振
 
  目前,全球贸易共振已经产生,韩国、越南等国出口数据明显增长,全球贸易共振正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而加速修复,全球贸易修复与制造业景气共振新阶段已经来临。
 
  疫苗大规模接种正在展开,国内已经对高危人群展开疫苗注射,美国也有大规模接种计划,若疫苗接种进度乐观,疫情拐点将会在下半年出现,届时,服务业需求将恢复常态,而在此之前制造业的景气度已经在快速恢复,全球贸易修复进度也在加快。近3个月以来,集装箱运费上涨超过90%,这就是外贸市场恢复发展的佐证。
 
  商品牛市已经成为市场共识,商品中近原油端产品也将出现修复性上涨,原油价格正在朝向预期目标前进。工业金属材料需求已经启动,铜是未来一段时间最被看好的商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