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作者:史爱萍
11月19日上午9时,国际铜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期能源”)正式挂牌交易。这也是中国期货市场上首次以“双合约”模式实现国际化的期货品种。
当日,上市仪式以现场和网络直播相结合的“云上市”形式开展。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国际铜业研究组织秘书长Paul White,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羽年,上期所理事长、上期能源董事长姜岩先后致辞。陈鸣波,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重金属部主任胡长平,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董事长杨军,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李军,姜岩共同为国际铜期货上市推杆。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罗红生宣读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国际铜期货交易的批复》,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主持上市仪式。
以“双合约”促进双循环
有色金属期货开启国际化进程
“双合约”模式,是在不改变国内现有市场格局的前提下,基于保税市场和国际市场推出的新业务,有助于在保证上期所铜期货合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新业务。上期所铜期货立足海关关境以内的含税市场,反映的是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其价格已成为国内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国际铜期货面对的是关境以外的不含税市场,包括境内关外和远东时区的国家和地区,反映的是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方星海在线上致辞时表示,本次上期所用“双合约”推出国际铜期货,是存量期货品种对外开放的崭新探索,对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铜产业链和供应链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国际铜期货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亚太时区铜跨境贸易的定价基准之一,为提升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定价影响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葛红林在线上致辞时表示,国际铜期货的上市,标志着上期所铜期货与国际铜期货形成了“双合约”服务双循环的格局,意义重大,作用深远,将提供更加公开、连续、透明的价格信号和更有效的风险管控工具,助力国内外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标志着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他指出,长期以来,有色协会与上期所积极合作,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在建设有色金属强国中的作用,开创了“期现联动、产融结合、互促发展”的大好局面。
他坚信,随着双方进一步的创新性合作,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和实现有色金属强国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提高中国铜价格影响力
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铜是最主要的有色金属之一,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消费和进口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我国精炼铜生产978.4万吨,全球占比41.24%;消费1208.0万吨,全球占比50.72%;净进口323.4万吨,均居世界首位。
“过去二十年来,我们见证了中国铜需求的惊人增长,中国铜产业的国际地位同步上升。预计未来以中国为代表的远东市场,将继续成为全球铜生产、消费和贸易的主要增长动力。”Paul White说道。他表示,国际铜期货将会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铜市场的桥梁,提高中国铜价格的影响力,推动全球铜市场更透明、稳定地运行。
陈鸣波认为,国际铜期货的上市将有利于促进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更好满足国内外铜行业的风险管理需求,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尤其是“上海价格”的国际竞争力。
铜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高,铜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众多,风险管理需求强烈。记者从上期所了解到,国际铜期货首日交易就得到了境内外企业的积极参与,参与集合竞价的会员和客户分别达到47家、80个,首批成交267手(单边)。参与集合竞价达成首批交易的境内外铜产业链企业,包括:中基宁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万宝矿产有限公司、ENVY GLOBAL TRADING PTE. LTD.、TRIWAY INVESTMENT (HK) LIMITED、SUCDEN FINANCIAL LIMITED、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宏源恒利(上海)实业有限公司、上海裕江源贸易有限公司、BOCI Global Commodities Limited、LOBB HENG PTE LTD等。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铜行业龙头生产企业,在陈羽年看来,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铜产业也面临严峻考验,国际铜合约的推出恰逢其时,为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国际铜定价开辟了新通道,为我国铜行业提供了更加丰富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姜岩透露,下一步,上期所将进一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供给,加快推出现有期货品种的期权产品,以及指数类期货的研发上市;稳步扩大标准仓单可交易品种,持续拓宽服务实体经济覆盖面;坚定扩大开放,以高水平的制度供给,加快现有品种的国际化,不断提升市场开放度和投资便利度,吸引和服务全球市场主体参与、使用或参考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提升与现货市场供需相适应的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