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责编·作者:张若溪 黄笑凡
截至9月4日,铜价呈现明显的外强内弱局面。其中,COMEX铜上涨7.2%,LME铜上涨5.72%,沪铜仅上涨0.02%。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美铜和伦铜流入我国,近期人民币的升值也助长了这一趋势。随着消费旺季到来,沪铜的多头逻辑将面临验证。
社融与M2增速剪刀差仍较乐观
从宏观上看,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22.53万亿元,全年累计212.54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3.33万亿元,存量同比增长12.9%;M2规模为212.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社融存量与M2增速剪刀差为2.2%,仍在持续扩大,这表示相对于在金融系统空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更为顺利,经济活化程度提升。该指标是比较可靠的有色金属领先指标,一般拐点会领先铜价2个月左右,该指标目前非常健康。近一个月以来,流动性收紧比较明显,资金价格上涨明显,预计,本周即将公布的M2同比增速将有所回落,而社会融资同比增速则有望保持。
疫情对于铜产业链的影响
经过了10年左右的再平衡,目前无论是铜矿还是冶炼企业的利润水平都偏紧。尤其是铜矿端,全球主要铜矿生产商成本相比10年前大多数是抬升或者保持不变,而长期下行的铜价不断侵蚀公司利润。冶炼端方面,由于相对产能过剩,目前粗炼和精炼费用处在历史极低水平。
基本面正在向利于做多方向发生改变。在疫情较严重的3月下旬,COMEX铜价跌破了2美元/磅,根据标普研究的成本曲线测算,该价格对应火法产量约为1200万吨。2019年,铜矿含铜量为2000万吨。即当时隐含的假设是需求减少40%左右。从该需求缩减来看,当时的铜价已经具备相当的安全边际。4月以来,铜成为表现最优异的有色金属,尤其是6月下旬以来,南美不断发酵的疫情导致铜价飙升。
疫情对于铜价的直接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直接影响废铜的生产效率。疫情后,废铜产业链扰动一直存在,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废铜回收体系还是东南亚的废铜加工厂,都受到疫情的影响。从结果看,精炼铜部分取代了废铜,因此,可以看到精炼铜进口的大幅增长。
疫情对于铜价的另一影响是大量铜矿开发项目延后至少三个季度。比较典型的例子是Oyu Tolgoi项目。该矿是一个露天和地下混合矿,正在扩建地下开采部分,原计划将产能从12.5万~15万吨增加至2025年的56万吨,其品位和储量在近年来都非常可观。2019年,Rio Tinto确认该项目已经延后16~30个月,并已经超标12亿~19亿美元。2020年4月中旬,Rio Tinto调低了该矿产的产出目标。目前,由于新冠疫情,该项目出现了新的延期。原本2022年将是铜矿达产大年,疫情后,大量类似的铜矿扩建工程将延期至2023年,目前对于2022年之前的曲线可以更加乐观一些。
另外,疫情导致美国财政赤字激增,这通常会导致弱势美元,也就意味着铜价会得到重估。另外,弱势美元一般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增加大量的资本开支,这通常意味着购买厂房、电网和设备,也对铜的需求比较有利。
库存搬家 外强内弱
上周,沪铜小幅下跌0.14%,LME铜上涨1.69%,COMEX铜上涨1.82%。截至9月4日,上期所铜库存为17.687万吨,相比7月底的15.95万吨增加1.736万吨,增幅为10.88%。截至9月7日,LME铜库存为7.755万吨,相比8月初的12.6675万吨大幅下降4.913万吨,降幅为38.78%。截至9月4日,COMEX库存为8.365万吨,相比7月底的8.905万吨下降5396吨,降幅为6.05%。美铜非商业多头持仓有所降低,COMEX铜按季节性分析已经进入拥挤阶段,本周继续增加,创本年新高。沪铜资金有所回落。升贴水保持在平水附近。现货对于高铜价消化能力不佳。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国精炼铜进口量累计达到255万吨,同比增长34.44%。其中,6月份进口同比增长127.55%,7月份有所下降,但仍有91.18%。下半年以来,我国铜需求旺盛,加上废铜供给受限,精炼铜进口窗口频频打开。但预计8月进口可能略低于7月,因为进口窗口自7月中旬缩小,目前几乎关闭。由于进口增加和国内市场需求疲软,中国铜库存继续增加,这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压制国内价格。目前铜的强势,隐含了部分旺季到来需求转好的预期,这有赖于数据验证。
支持本轮铜走牛的因素正在逐渐减弱。本轮铜上涨的驱动和2005~2010年有本质区别,它由需求驱动的因素较弱,更多是被供给端驱动的,因此持久性应该弱于2009~2010年。从现货升贴水方面,截至9月7日,上海物贸现货升贴水为升水20元,该指标保持弱升水或贴水状态已经近一个月,现货端对于高铜价消化不良。从COMEX持仓情况来看,截至9月1日,非商业多头为104091张,空头为50975张,净持仓为53116张,较一个月前增加10626张,增幅达25%。从季节性角度分析,非商业净持仓与近五年相比处于较高水平。笔者认为,多铜的交易已经比较拥挤,但仍未达到历史极高水平。
8月以来,进口窗口开启频率大幅降低,随着消费旺季到来,沪铜的多头逻辑将面临验证。
(作者单位:前海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