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挪威拟开放部分大陆架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确保矿产资源供应

   2023-08-18 中国有色金属报
89
核心提示: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关键矿产越来越重视,海底采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月末,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发表声明表示,政府计划开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关键矿产越来越重视,海底采矿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6月末,挪威石油与能源部发表声明表示,政府计划开放挪威大陆架部分区域用于商业海底矿产资源开发。通过分析发现,挪威政府此举虽有利于确保关键矿产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和全球能源转型,但由于缺乏普遍共识,也存在挑战,短期内或难以实质性推进。
  拟开放的部分大陆架
  海底矿产资源丰富
  挪威海岸线长达2.1万公里,排名世界第八,比美国的海岸线还要长,与澳大利亚海岸线长度差不多。挪威海岸线曲折,近海多峡湾,有“峡湾国家”之称,海洋资源丰富。挪威经济门类并不齐全,但独具特色,海上油气、航运、海洋工程、渔业及水产养殖等产业居世界前列。挪威船舶生产历史超过150年,在特种船舶和深海船舶的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船用设备占世界市场份额的9%。挪威是全球重要的天然气、铝和铝合金产品等能源与金属产品出口国。
  挪威石油和能源部提议向深海采矿开放的海域面积达2.9万平方公里,面积几乎相当于德国。负责管理石油资源的政府机构挪威石油局(NPD)一项研究发现,该地区蕴藏着大量的矿物,如镁、钴、铜、镍和稀土金属。调查人员在海山的锰结壳上发现了这些矿物,在700米~4000米深处的活跃、不活跃或已熄灭的热液喷口上发现了硫化物矿床。
  挪威的主要目的是
  确保关键矿产供应
  挪威政府在声明中表示,第一,可持续地进行海底矿产开发,有助于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摆脱对部分国家的矿产资源依赖、促进全球能源转型。因此,政府计划在挪威大陆架部分区域开放商业测绘、勘探和海底矿物开采。第二,挪威在海洋资源的商业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具备丰富经验,拥有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人才、知识储备,这为该国开发大陆架的海底资源提供了坚实基础。第三,政府将重视环境保护,并严格监管,确保有关方面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式开发矿产资源。根据挪威政府的声明,上述第一点是挪威计划开放海底采矿的主要目的,挪威政府拟推动国内企业利用在海洋资源商业开发方面的技术和能力,推进海底采矿可持续发展。
  作为3家希望开采挪威大陆架的公司之一,Loke Marine Minerals公司的首席执行官Walter Sognnes表示,相信深海是满足关键矿物“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关键。洛克公司的目标是开采挪威大陆架海山上的锰结壳,预计其中钴、稀土金属的价值达数十亿美元。Loke Marine Minerals最近还收购了英国海底资源公司(UKSR)。该公司是一家深海采矿公司,此前为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控股。此次收购使Loke Marine Minerals获得了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Z)两个勘探许可证的全部所有权和另一个许可证的部分所有权,未来开发的重点是提取含有锰、镍、钴和铜等关键矿物的多金属结核。
  挪威海底矿产资源
  开发面临潜在挑战
  尽管挪威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表示,如果应用最好的技术,共同努力(保护)环境,无论是在ESG评级方面,还是在地缘政治方面,深海矿产都可以成为更好的选择。然而,海底采矿目前在全球尚有争议,即使在挪威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挪威政府的相关提议能否成为实际,还面临着不少挑战。
  一是国际上对海底采矿仍然存在争议。联合国分支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近期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要为深海采矿制订全球首个行业规则,并允许深海采矿。但各方争议很大,很难达成一致意见。法国、德国、瑞士、智利、瓦努阿图、帕劳等对深海采矿持怀疑态度的国家,主张采取预防性暂停措施,直到国际海底管理局成员国能够商定一套环境保护规则以及合规的检查制度,避免破坏人类了解甚少的生态系统。挪威如果执意推进海底采矿,或将遭到周边国家的强烈反对。
  二是挪威国内对海底采矿业也无共识。尽管诸如Loke Marine Minerals之类的企业积极推进海底采矿技术及商业活动,但挪威国内对此分歧较大,尚未形成统一认识。部分研究人员认为,深海采矿开采可能具有高度破坏性,沉积物和溶解金属分布在大片海洋中,将威胁生物并将重金属引入远洋食物链,威胁远洋渔业等产业发展,并对海洋生态造成巨大破坏。
  综上所述,挪威政府拟开放海底矿产资源开发是因为全球能源转型对关键矿产需求加大,供应链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挪威此举旨在增加关键矿产供给,减少对外依赖,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全球能源转型。但目前由于全球及其国内尚未形成共识,挪威推进海底资源开发或面临众多挑战,在短期内或难实质性推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