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汽车成两会关注焦点:加强充电设施建设

   2015-03-03 中国汽车报
80
核心提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实现近8万辆的年产销量,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在2014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并实现近8万辆的年产销量,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望继续增长,全面爆发,这已经成为各方共识,在今年全国各地的地方“两会”上得到了验证。从各地“两会”爆出的消息看,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2015年全国各地“两会”当仁不让的焦点。

环保、地方经济“要”新能源汽车“上马”

“APEC蓝”携优美环境之力风靡2014,也在今年地方“两会”上余温不断,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面对各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各地“两会”代表委员们也在思索如何创造可持续的“APEC蓝”,发展新能源汽车被寄予厚望。

九三学社新疆乌鲁木齐市委会主委、乌鲁木齐市旅游局副局长肖虎认为,乌鲁木齐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使得城市机动车污染排放对空气质量影响愈加突出,因此要加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面对河北省严重的环境污染,河北省政协委员李丽华建议,应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背后带来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不仅攸关车企及相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更是关乎地方经济发展,也因此,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地方“两会”关注的焦点。

陕西省人大代表陈艳则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今后汽车行业发展的一大主流,应大力发展。辽宁大连市工商联建议大连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以新能源为重要支撑的产业结构。

加强地方政策支持

过去的一年,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兴国家战略得到国家和各级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利好政策频出,且有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码的趋势。然而,新能源汽车要发展,光靠国家政策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地方的大力支持,上下联动。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代表委员针对地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政策,尤其是关乎电动汽车出行的充电基础设施方面。

北京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配置指标增加到3万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淘汰老旧机动车20万辆。上海市长杨雄则表示,今年上海新增1万辆新能源汽车,与2014年相同。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各大城市2015年的施政要点。为了发展各地新能源汽车,代表委员们也开始出谋划策,建言给予各种地方政策支持。上海市人大代表吴凡认为,发展新能源汽车要解决充电设施建设滞后及电动汽车和充电桩不兼容的问题,需让标准先行。大连市政协委员张勇、刘增良、杜紫阳等都建议,新能源汽车要大力推广,必须完善后续的设施配套。杜紫阳还建议,简化新能源汽车配套补贴程序,缩短补贴到位时间。

低速电动车安全关乎地方民生

作为一种深入二三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及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生活的交通工具,低速电动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引发了地方“两会”的关注,成为焦点。山东省聊城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就有多达12位政协委员提出多个提案,建议对这类新型交通工具强化管理。聊城市政协王安军等6位政协委员也认为低速电动车因其轻便快捷、价格较低、绿色环保等优势,已经取代人力自行车,逐渐成为城乡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他们建议加强对城区电动车的管理,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低速电动车的出行进行规范,通过推行电动车登记上牌和年审,对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销售商及驾驶人员进行管理。同时对于现有上路行驶的车辆进行管理,限期到交警部门进行驾驶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登记,并接受培训,办理相关手续。

广西部分人大代表就已经在该省部分地方开始生产的低速电动车却没有合法“身份”的问题展开了讨论。陈张柠等广西省人大代表提出,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扶持低速电动车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其安全问题。建议将低速电动车纳入机动车管理范畴,制定相应的管理登记备案流程;要求低速电动车驾驶人员应取得由交通管理部门确定的C3及以上驾驶证,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管理。在行驶中,明确上路行驶区域,并参照机动车,向国家认可的保险机构购买保险。年检时应审核保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