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2018年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政策是当前行业、企业最关心的问题。工信部计划自2018年开始对汽车企业提出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2018年至2020年积分比例分别为8%、10%和12%。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8日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组织主要汽车企业讨论后认为,达到这一要求尚有难度,尤其是2018年和2019年,建议这两年降低为5%和8%。
去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新出行网CEO贺磊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如果《积分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落地,未来的汽车厂商在燃油车领域的研发资金减少,在新能源车型方面的投入会加大,这对厂商未来车型的推出,市场战略的调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对于海外的品牌影响则将更大。
2018年积分比例有望下调至5%
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车方面有着长足的发展,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产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量为32.4万辆,同比增长8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4.2万辆,同比增长116%,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为8万辆,同比增长26%。得益于政策红利,在2016年的新能源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据了绝对的销量优势。纯电动领域吗,比亚迪年销量达到4.69万辆,占据了近19%的份额,北汽新能源年销量为4.22万辆,占据了17%的份额。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方面,比亚迪凭借旗下两款该类车型唐和秦,就实现了5.3万辆的销量,在这一细分市场占据了66%的市场份额。
《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不对新能源汽车积分目标进行要求,给予企业两年的缓冲期,便于企业进行产品规划调整。从2018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年度比例将有8%、10%、12%的递增要求。这项目考核的是新能源汽车积分需达成的目标值,而非新能源汽车绝对数量比例。以年产量100万辆传统能源汽车的企业为例,2018年该企业达标所需积分为8万分,平均新能源单车分值取4分/辆的话,生产2万辆即可达标,折合产量占比为2%,2020年的产量占比在3%左右。
在8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许艳华透露,在对《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的讨论时,核心内容和争议点有两个,一是《积分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从2018年起对新能源汽车实行积分管理,并分别设定了2018—2020年的积分比例(8%、10%、12%);二是燃油消耗量积分对新能源汽车积分不可逆向抵偿。
许艳华称,中汽协根据201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计算发现,新能源乘用车积分行业平均水平约为3%,要在2018年大幅提升至8%的水平难度很大。“我们认为主要难度集中在2018年和2019年,因此将2018年和2019年的积分比例降低至5%和8%比较合理。”许艳华表示,中汽协已向工信部表达这一意见,是否采纳尚不确定。
如果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量不达标,差额部分则计为负分。中汽协建议,2018年和2019年的新能源负分可以延迟至2020年抵偿。按照意见稿要求,新能源负分必须在当年抵偿,企业可以选择向其他企业购买积分或者缴纳罚款。负分若没有抵偿则有可能面临被暂停公告或暂停部分高油耗车型生产的处罚。同时,新能源正积分在不同年度之间也不可结转。
海外车企已快速调整新能源车战略
对于即将落地的《积分管理暂行办法》,无论是此前在销量上已经占据先机的自主品牌,还是海外品牌,都将会加大在新能源车型方面的投入,以满足消费者和政策的需求。贺磊认为,“现在的积分制度有微调的可能性,但是积分体制肯定是从政策上促进并强制性督促车企更多进行新能源车的研发和推出市场,对新能源车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对于新能源车积分制度即将落地一事,宝马公关部相关人士在采访中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到,“宝马充分理解中国政府关于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决策。我们相信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在未来,我们将继续系统地贯彻电动汽车战略,以同时满足政府标准和客户需求。”
对于海外品牌会在新能源车方面发力的原因,新出行网CEO贺磊认为,“一些海外汽车品牌由于本身重视加上正确的技术方向,因此在国内市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且从2015年开始,相当一部分品牌也都在快速调整新能源车方面的战略,把新能源车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有些甚至是未来最重要的战略”。
对于未来在新能源车型上的规划,沃尔沃方面相关人士对长江商报记者说到:“关于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沃尔沃在2016年提出以电气化为核心的全新‘可持续发展计划’,到2025年我们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00万辆,成为全球汽车电气化的领导者和全球领先的电动车制造商。
谈到《积分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后将会对汽车市场产生的影响,贺磊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如果正式落地,未来的汽车厂商将在燃油车领域的研发资金减少,在新能源车型方面的投入会加大,这对厂商未来车型的推出,市场战略的调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对于海外的品牌影响则将更大。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