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近两年来,各地政府兴建汽车产业园的热情高涨,在传统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为了拉动当地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鼓励投资的重要方向。
新能源汽车项目遍地开花
据粗略估计,2015年至今,全国各地有意建设或在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了解到可计算的公开项目多达30个,投资总额已超越1000亿元。这些新能源汽车建设项目大多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形式存在,并且呈现遍地开花的趋势。国内一位新创电动车公司创始人说,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新能源汽车进驻,不惜许诺为企业提供免费的土地和财政补贴方面的支持。
一份专门针对各地汽车产业园的调查显示,在上一轮的传统汽车产能扩张时期没能最终成功的汽车产业园,正在这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热的催化下,有意升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另外,全国各地新能源汽车投资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上马。汽车专家张炤虎说,不少地方之所以愿意去推新能源,其实是为了把当地原有的汽车产能和资源给盘活。
张炤虎:有很多企业现在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它如果再不想办法,就要退出市场了。前不久,贵州有一个客车厂,贵州客车厂和五龙集团有一个资本盘活。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实际上可以帮它们解决产能过剩、需求减少的问题,但是这种盘活的形式最容易导致地方保护。
判断:新能源产业园只是表面繁荣
张炤虎判断,新能源产业园项目“遍地开花”,但最终能走向市场化的很少,只是表面繁荣。
张炤虎:我们现在的产业园区、新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因为它的资金都是靠资本累积出来的,但是资本的投资都有短期逐利性,它和新能源车未来回报的未知性形成了强大的反差。我估计最终能够走向市场化的企业会非常非常少。
传统汽车项目曾经历过大扩张的时代,至今产能过剩都是一大难题,并成为汽车业做大做强的累赘。如今在新能源汽车上,新一轮投资热使得各地新能源汽车的产能急剧扩增,张炤虎提醒,只有把供给侧的改革变成消费端的选择,让消费者敢于选择新能源车,才能实现突破。
张炤虎:因为中国的市场很复杂,也非常不平衡,怎么把这种供给侧的改革变成消费端的选择,让大家敢于去选择这种新能源车才是需要突破的一个课题,只有把这个课题研究透了,把整个商业模式、业态理念,消费端的理念都改变过来,才能说实现了市场化。而不是简单的把电池改革了,让产品过关了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