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交通领域石油产业迎战汽车电动化

   2017-08-01 一财网
78
核心提示:交通运输部门是我国第三大能源消费部门,仅次于工业与居民部门,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石油消费部门。随着天然气、电能、燃料甲醇、燃

交通运输部门是我国第三大能源消费部门,仅次于工业与居民部门,同时也是最主要的石油消费部门。随着天然气、电能、燃料甲醇、燃料乙醇等替代燃料的勃兴,成品油消费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尽管全球的交通用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但仍以石油为主,并且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2016年7月12日发布的《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下称《报告》)预测,在全球交通用能中,石油消费比重缓慢下降,2050年仍占83.5%左右。而在中国交通用能方面,《报告》指出2030前后或将会开始出现下降,交通用能中石油比重将会从目前的90%降至2050年的77%,天然气和电力比重升至2050年的21%,较目前提高12个百分点。

在交通用能中,电力增长最快,2050年前年均增长3.1%,天然气和生物燃料年均增长在2%左右,三者合计比重较目前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这一方面反映了相关国家推动清洁燃料替代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反映了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带来的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发展。

而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中国成品油消费。

《报告》提供的资料显示,中国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出现快速的增长,2020年将达到317万辆,占整体保有量比例为1.3%;2030年达到1660万辆,占比4.5%;2040年达到4200万辆,占比11%;至2050年,或将达到1.35亿辆,占33%。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成品油的消费将由2014年的2.8亿吨增长至2027年的4.0亿吨,年均增长2.8%,此后将进入高位平台期,2027年~2035年,消费量将保持在3.8亿~4.0亿吨之间;2035年之后,随着燃油经济性不断提高、燃油替代和电动化普及加快,消费量将出现较快下降,到2050年下降到2.8亿吨左右;交通用电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1.8%上升至2050年的3%。

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布的《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也指出2016年全球上路行驶电动汽车的总量是200万辆。2016年全球范围内注册上路的插电式和电池驱动的汽车总数较上年增长60%。而中国则是目前为止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车销量的40%,是美国所售电动汽车数量的两倍多。

以石油业务为主的能源企业也在这样的冲击下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寻求融合。

2016年1月,中石油和一汽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新能源汽车和互联网智能汽车领域展开合作。中石油计划在重点城市或高速公路建设充电站和加气站,在产业链上支持一汽新能源车,双方还将建立联合实验室,加大润滑油产品的研发力度。

而中石化在新能源的布局更早。

2010年,中石化就和北京首科集团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后者致力于纯电动车的研发。双方在新公司成立之初计划投资27亿元建设充电站,彼时希望到2015年共形成130座充电站建设规模,以满足北京市电动汽车能源供给需求。此外双方还投资17亿元建设完成新能源应用研发中心,致力于电动汽车和充电设施研发。2015年7月,中石化还和北汽新能源展开合作,利用加油站为北京北汽电动出租车提供换电效率。

2017年5月,壳牌联合也同清华大学(汽车系)成立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拟针对传统化石燃料、高效车用润滑油及添加剂、替代燃料及新能源等展开研究。

壳牌燃油技术副总裁StephenBryce在接受第一财经等采访时表示:“未来的能源构成具有多样性,我们看到传统化石燃料仍会占据比较大的成分,但像氢燃料电池、生物燃料以及电动车等都会是将来帮助我们应对挑战的能源解决方案。作为大型的加油站业务的运营商,当我们想到电动车时,会自然联系到这也会成为我们未来加油站的一部分。未来不单单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而是为人类出行提供多样的可能性。”

StephenBryce透露,壳牌去年成立了新能源部门,关注的方向非常广泛,包括风能、太阳能以及氢能等领域,电动车也是壳牌考虑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未来是多样性世界,我们了解未来多样性商业需求以及未来多样性发展的可能性。而在电动车方面,我们还需要从生命周期上去考虑,究竟这个电从哪里来的,从二氧化碳排放角度来看,电的来源不一样,可能对于后面整体的排放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教授对笔者表示:“电动汽车我们去年做到2%,还有98%,因此汽车电气化的过程势必漫长,挑战也会越来越大。”

因此,赵福全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传统发动机还有很大的空间。但这个空间实际更需要系统工作,解决问题。目前石油公司只是简单地满足一些发动机的基本需求,未来的重点则是重新设计燃料。“发动机是个‘破肚子’,什么都能装。未来从环保的角度,则需要发动机重新设计燃料,这样的话还有很大的空间,到底发动机需要什么样的燃料,石油公司又怎么样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设计好这个燃料,是需要通过联合实验室等方式的合作来提升发动机发展空间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