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工信部公布第297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布了一批不符合《公告》管理规定的相关企业和产品名单,并宣布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暂停生产销售。
公告涉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多达243家,涉及的车型有3025款,主要为新能源客车及新能源专用车。据统计,被暂停生产与销售的新能源客车有2028款、新能源专用车843款、新能源乘用车154款(统计车型不包含混合动力车型)。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被叫停的企业与车辆,已经达到近两年以来最大数量。针对这一现象,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应该是没有递交安全认证的证书”。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7年1月1日起,新申报《公告》的客车车型、新申请《推荐车型目录》的使用三元电池的客车车型,应同时提交证明满足《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在6月23日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发布的公告中,有109家企业2380款新能源客车未提交《电动客车安全技术条件》检测报告,拟在297批《公告》中予以暂停。目前来看,两份公告披露的电动客车企业与车型数量基本重合。
为何政策实施至今,仍有109家企业未提交安全监测报告?针对部分产品被暂停生产及销售一事,宇通客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宇通的车型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升级。被暂停公告的车型都是宇通主动淘汰的,对企业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也有企业认为,暂停公告事件被看得过于严重了,其实这些都是企业主动放弃的,“政策变化后,以前的产品既不符合新的标准,也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再保留就没有意义了。”
除此之外, 安源客车董事长兼总经理方俊认为检测成本过高可能是造成企业不愿提交检测报告的原因之一。“新能源客车检测,尤其是纯电动客车的检测成本,少则50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以每辆50万元的检测成本计算,100辆就需要5000万元,而实际检测成本往往更高。”方俊表示,与其为旧产品做检测,不如按照新的标准为新产品做检测,这样更符合市场需求。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既重要又复杂,涉及到了全产业链,也涉及到了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电池、管理系统到充电桩、充电站等等,从整车的制造存储到报废回收拆解等各个环节。可以说,安全问题是发展新能源汽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逐步趋严的形势下,技术、安全等细节都将变得更为严谨和严苛。即便有企业主动放弃的因素,但如果企业开发的车型不满足安全认证、技术标准与市场需求,被勒令暂停生产销售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