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加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催生互联网车企建厂

   2016-08-18 信息时报
63
核心提示:被嘲笑为PPT造车、发布会造车的互联网造车项目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近日,乐视、车和家、游侠、万向等陆续宣布投巨资落地建厂

被嘲笑为“PPT造车”、“发布会造车”的互联网造车项目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近日,乐视、车和家、游侠、万向等陆续宣布投巨资落地建厂。不过,看似热闹的项目上马背后,是工信部提高新能源车企准入门槛,催生了互联网车企选择在国内集体建厂,增加抢夺电动车生产牌照的筹码。

互联网造车项目争相砸重金建厂

“乐视超级汽车工厂项目选址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项目投资200亿元,4300亩地,40万台年产能。”8月10日,乐视创始人贾跃亭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这个从选址到立项用时一个多月的项目,乐视将砸下去200亿元,在园区内建设涵盖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先进制造、生态展示、观光体验等于一体的项目,未来工厂将具备40万辆/年的总产能。

同一天,“车和家”也宣布选址江苏常州建厂,投资50亿元,设计产能30万辆。一期预计在2017年年底前竣工投产,并将实现20万辆的年生产能力。其称将拥有完整的研发、供应链、制造、成本、质量控制的综合能力。

好事接二连三,也就在这两天,一贯低调的万向集团一纸公告表示,其将在杭州建设一家电动汽车工厂,拟投资3.75亿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而建成后的产能将达5万辆。

一直以来,摆在互联网造车企业面前有两条造车路线,一是自己建厂,二是与现有的传统车企进行合作。此前蔚来汽车率先选择与江淮汽车等传统车企合作,代工生产。此番乐视、车和家等选择在国内自建生产线,也让互联网造车的竞争门槛拔高不少。从各家产能规划上来看,动辄年生产规模20万辆起跳,资本层面的投入较量在所难免。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还在靠补贴推广而没有真正打开私人消费市场、难以形成行业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的情况下,投资自建比起相对轻资产的代工生产模式要承担更大的资金压力。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旧不温不火的局面,近百万辆的生产规模是否会出现产能过程的局面,也成为业界担忧的话题。

新能源车门槛提高建厂意在拿牌照?

事实上,在互联网车企纷纷投重金建厂的背后,似乎另有隐情。因为工信部新规的要求增加了上述车企拿电动车生产牌照的难度,代工VS建厂的选择背后又多了一层考量因素。

8月12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对申请企业的要求有:企业在中国境内注册,从事过完整的电动汽车研发,能够制造整车,而且在某些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相关发明专利,满足上述条件方可申请电动汽车生产牌照。

这一新规无疑极大提高了新能源车企的准入门槛,或许也成为多个纯电动车企集体宣布建厂的最大动因。眼下全国数以百计的企业对进入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领域趋之若鹜,但绝大多数因为条件不够拿不到“准生证”。即便貌似轰轰烈烈的造车先锋,乐视、蔚来、游侠们都没有拿到电动汽车的生产牌照,不具备生产资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透露,工信部的目标是将来新上的纯新能源车企不超过10家。除去已拿到资质的北汽新能源和长江汽车外,留给打算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的企业只有8家。

这就意味着,新规一出,不做出点成绩难以拿下准生证。另一家纯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前途汽车也选择了投资超过20亿元,在苏州自建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

对于乐视申请电动汽车生产牌照的进度,乐视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时表示,乐视目前正在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积极准备材料,争取能够早日获得电动汽车生产牌照,应该“问题不大”。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这一批新生代的电动汽车造车企业来说,生产资质一直是他们最关注的问题。而拥有自己的工厂生产线,势必会帮助这些车企更快地获得资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