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日前公开曝光了五家企业骗取新能源车补贴的典型案例。五起案例中,有企业虚报千余辆汽车信息,意图骗补2亿多元;有企业千余辆汽车还在工厂里生产,却按照完工多申请补贴5亿多元……造假手段之恶劣,获利之丰厚令人瞠目。
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给车企留下时间窗口,帮助其通过技术升级和扩大规模,最终走上企业能够盈利、消费者买得起的市场化阶段。原本要送上马扶一程的激励政策为什么没有换来企业的快马加鞭,反而成了人人觊觎,意图空手套白狼的唐僧肉?少数企业的利欲熏心固然是主因,但补贴政策同样需要反思和改进。
事实上,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并非没有门槛,比如汽车的原始生产销售凭证,车辆的机动车行驶证等等都需要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发放。但核查表明,恶意骗补的江苏吉姆西客车公司却能伪造上传上千辆车的原始生产销售凭证、生产合格证,而其余四家被曝光企业也都能为尚未出厂的车辆提前办理机动车行驶证。是企业暗度陈仓手段高明还是存在攻守同盟,狼狈为奸?需要进一步核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监管的漏洞不能堵上,再完善的政策最后也会千疮百孔。
此外,更应该看到,财政补贴固然能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但产业扶持不能一条腿走路。财政补贴如果数额过高,补贴时间过长,客观上就会降低企业技术研发的主动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个别居心不良者更是因此动起骗补的歪脑筋。企业的发展壮大最终靠的是还是企业的内功。怎么能让财政补贴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有进有退;如何利用税收、政府采购等市场化配套政策综合施策,让企业的着力点回到技术研发创新,而不是过度依赖补贴,是后续政策修正必须补上的一课。
近期,财政部门已经表示将提高产业扶持政策的准入门槛,适时采取补贴退坡办法,期望在经历了骗补的阵痛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央广评论员王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