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

   2016-10-28 中国能源网
59
核心提示: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逾500位行业专家历时一年研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

受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逾500位行业专家历时一年研究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会10月26日在上海发布。这也是业内千呼万唤的新能源汽车最新政策。

本次发布的路线图为“1+7”,主要包括: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图、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

据介绍,本项技术路线图描绘了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未来15年发展蓝图。主要指标包括:至202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5.0升/百公里,商用车新车油耗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7%以上,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至2025年,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4.0升/百公里,商用车新车油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20%以上,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达到约15%。至2030年,乘用车新车油耗3.2升/百公里,商用车油耗同步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总体销量的比例达到40%以上,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接近10%。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教授表示,在上述重大目标指引下,路线图将进一步凝练关键技术,明晰路径,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口,以能源动力系统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智能化水平提升为主线,以先进制造和轻量化等共性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汽车产业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品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在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汽车中长期规划编制、政策优化升级、重大创新工程、技术路线图深化研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技术路线方向已经确定,未来将向专题化、持续化发展,支持政策也会在后续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 瞿国春

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方向

随着我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2012年我国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正式提出制造强国战略,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总体上指明了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而此次路线图的发布,在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上,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要突破口,以能源动力系统优化升级为重点,以智能化水平提升为主线,以先进制造和轻量化等共性技术为支撑,全面推进汽车产业的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高品质。汽车工程学会理事付于武在发言中讲道,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未来发展总体目标之一是:“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初步实现电动化转型。”

与会专家表示,“此次发布的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着重强调节能与新能源,其实我们应该更重点的注重节能,因为我有上汽的工作经验,站在企业的角度上讲,现在的企业是有能力在节能达标,甚至达到零排放,所以这次技术路线图的发布,更明确了企业技术研究的方向。”

与会人士表示,新能源车骗补问题暴露出产业政策也可能失灵,不仅导致产业政策预想的目标不能达到,还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后期,国家可能通过一系列政策,对新能源车产业各方面进行管理,以保证行业长期健康规范发展。

不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方茂东则表示,“这次发布的只是一个路线图,相当于从技术层面给予整车厂研发方向指导,而骗补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所以对骗补的影响很小。”

四季度新能源汽车或迎来重大利好

查阅公开资料可以发现,今年年初,中汽协对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为70万辆,而在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17.7万辆,而根据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9月,汽车总销量为256.4万辆,同比增长26.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4.4万辆,同比增长43.8%。从数据来看,9月汽车市场整体向好,销量保持两位数增长,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仍维持在高位,跑赢了车市的平均增长率。

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管理部部长詹文章也曾表示:“补贴政策在10月份出台,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会出现一个明显增长。”

从上图也可以看出,在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下,汽车企业也开始在汽车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方面作为研究方向。

(中国能源网综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