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充电桩分布不合理和安装难成绊脚石 未来与电动汽车怎么连通?

   2020-04-03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
61
核心提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变革传统燃油车在退位,电动汽车正崛起。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充电桩行业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激进的变革——传统燃油车在退位,电动汽车正崛起。为电动汽车提供能量的充电桩行业,一边连着能源,一边连着交通,在推动城市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作为新兴行业,充电桩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待解,例如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高等。充电桩等配套设施智能化问题不解决,能源互联网不搭建好,关键技术不突破,新能源汽车发展就是跛子,影响着城市能源转型的速度与成效。

充电桩如何影响城市能源的发展?车和桩的未来在何方?行业在摸索中不断前行。本期周刊推出特别策划《“桩”点城市》,从城市案例、“桩-网-云”平台建立、充电桩前沿技术等角度,深入解剖充电桩行业在不同城市的发展情况,为我国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

充电站、充电桩就像加油站之于燃油车,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充电桩、动力电池等电动汽车配套产业建立完善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否驶入“快车道”。

据公安部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统计,截至2019年2月,全国充电桩累计数量为86.6万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61万辆,车桩比近3:1,比例持续缩小。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头部聚集效应渐渐显现,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前六名的运营商占据公共充电桩保有量的八成以上。公共充电桩建设的区域较为集中,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天津市等公共充电桩总量排名全国前10位的省市拥有全国四分之三的公共充电桩。

充电联盟技术和认证部主任刘锴介绍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经过了三个不同的阶段:2015年以前的慢充为主、快充为辅,2016-2017年的快慢结合,2018-2019年的快充为主、慢充为辅。

与此同时,充电设施企业也开始从一味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据测算,单桩功率利用率要达到30%左右才能实现盈亏平衡,所以运营企业正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向改造存量桩、盘活存量桩,提升充电运营服务能力上,以此增强用户粘性、提升利用率。刘锴补充说道,随着充电技术的发展、出行应用场景的细分,很多地方和企业也不再强调1:1的车桩比,而是更看重实际需求。此外,充电桩作为能源的出口和入口可深度参与电网互动,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充电技术设施与新能源汽车将高度融合,实现城市绿色交通和绿色能源转型。”

分布不合理和安装难成绊脚石

充电难是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在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

如今,“买车送桩”已成为很多新能源车企的服务“标配”,然而车主买了车依然面临“有桩难装”。根据充电联盟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2月,将近三分之一的联盟成员整车企业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究其原因,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物业不配合、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这三个因素是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的主要原因,占比达74.6%。

记者了解到,在私人充电桩建设问题上,小区物业通常需要考虑充电桩取电、变压器负荷能否承受、是否对其他车位有影响、充电桩安全等诸多问题,符合安装条件的才能向电力公司申报,否则就无法安装。

对于这一现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新能源研究部高级技术经理刘建春表示认同,在他看来,现在电动车总数还是相对较少,建桩资金回收周期长,所以都是国网等大企业去投资,物业、互联互通的问题依然很多。“充电不方便,老百姓买电动汽车的动力就自然降低了。”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研究员蹇林旎在对众多电动汽车车主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后发现,我国城市充电桩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充电桩绝对数量不足,车桩比高于3:1,离国务院在2015年《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规划的车桩比约1:1的目标相差甚远;充电桩分布不合理导致充电桩使用效率不高,部分充电基础设施位于人迹罕至的郊外地区,或者位于单位、个人专有属地上,无法对外开放、共享;充电桩疏于维护和管理,前期不少充电桩已无法正常使用。

如何解决“充电难”,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刘锴建议,在新建充电桩时,一是要做好建桩选址和需求调研;二是要准确核算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电费、人工成本、维修费、网络租赁费、场地租赁费、日常运维费、保险等在内的成本费用;三是要做好运营维护;四是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对于存量充电桩而言,要适时完成充电桩的升级改造,加强充电桩的日常巡检,通过差异化的定价策略吸引和引导用户充电。

从地面到“云端”

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未来将会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相连?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研究发现,充电运营商正在推动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充电信息互联互通,向客户提供充电服务信息和对其建设运营的充电设施实时监控,及时准确提供充电设施查询的状态信息、充电信息,实现充电支付结算管理、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充电安全性管理,提供优质充电服务,为政府决策监管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上汽安悦、比亚迪等国内规模化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都建有企业级信息服务平台,北京、上海、深圳、贵州、浙江等省市已建成或在建城市级信息平台,并逐步完成与国家级信息平台的数据对接。

在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发改委及科委的指导下建立和运营的北京公用充电设施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简称“北京市级平台e充网”)就是较早建立的政府级平台之一。中创科技e充网媒体宣传中心总监张妮告诉记者,国家电网、星星充电、普天新能源、特来电、华商三优、依威能源等运营企业都已接入该平台。

除北京外,其他城市也在走向车桩互联互通的道路。例如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作为陕西省首个车桩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不同充电设施信息实时查询监控等功能,不断提升广大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体验,帮助行业企业减少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支撑服务,发挥新能源汽车行业连接器的作用,促进西安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在蹇林旎看来,充电桩电气部分的技术门槛并不高,目前已基本上满足用户需求,未来提升的方向在于智能网联方面,使用户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与充电设施实时、远程交互,更好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另外,政府应成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解决土地、电力供应、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作,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的建设目标,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将小于 0.9 公里,并率先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雾霾防治重点区域的城际快充网络,各主要城市间实现互联互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