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谁能消化奥迪80万辆新能源汽车份额?

   2018-05-14 汽车预言家
51
核心提示:继奔驰、宝马之后,奥迪也终于让自己的新能源目标得以清晰示人。作为奥迪2025战略的补充内容,这份新能源目标制定的时机、传达的

继奔驰、宝马之后,奥迪也终于让自己的新能源目标得以清晰示人。作为奥迪2025战略的补充内容,这份新能源目标制定的时机、传达的信息都极为深厚。

相比奔驰和宝马的新能源进程,奥迪显得很沉稳,但并不代表奥迪不主动。

5月9日,奥迪公布了其“2025新能源汽车战略目标”:预计到2025年,奥迪完成新能源车辆销售80万辆,包括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营业利润达到10亿欧元。同时,奥迪强调这个计划不会影响其8-10%的运营利润率目标。

根据相关资料,该计划目标将超越宝马、奔驰新能源目标销量的15%—20%。舆论普遍认为,奥迪完成2025年8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目标难度不小。

根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的资料,奥迪目前缺乏纯电动车型,去年混合动力车型的销量仅为1.6万辆。如若实现2025年80万辆的新能源销售目标,奥迪新能源在剩余的7年中平均每年要达到15万辆的增速。与之相对比的数据是,2017年奥迪全球销量相较于2016年仅增加了11万辆。

从某种角度而言,奥迪主动且略显挑战的宣布其新能源目标的时机颇显无奈。

根据汽车预言家了解到的信息,在奥迪召开股东大会、宣布2025新能源车目标的前一天5月8日,奥迪宣布6万辆A6和A7的排放软件存在问题,并立即停售了涉事车型。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德国交通部机动车管理局(KBA)传唤了奥迪,并公告称:“KBA怀疑,奥迪A6/A7的V6 TDI柴油发动机,被安装了一种非法的失效装置。”随后,慕尼黑检察官进驻奥迪总部,并对接近20余人的离退和在职员工进行了调查。

从2015年排放门爆发至今,奥迪和其母公司大众都陷入其中难以自拔。随着两任大众CEO的黯然离场,3年多时间里,大众以及下属品牌排放门似乎仍没有解决的迹象。施泰德在股东大会上坦言,不可否认,柴油排放危机最终得到解决,仍需要一段时间。

“排放门给了德国车企很大的压力,不只是利润的减少,更大的麻烦在于主管部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对于品牌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有熟悉德国政策法规的人士对记汽车预言家表示,奥迪等车企会通过各种手段希望降低外界因为排放门对品牌的关注。

为了摆脱排放门阴影、实现2025计划销售8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奥迪给出了一系列的宏大计划。

根据信息,奥迪将在2025年前推出20多辆电动汽车。在车型平台方面将使用大众MEB平台,同时奥迪与保时捷共同开发的车辆基础也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奠定提供支持。今年8月,奥迪将推出其首款纯电动车型e-tron SUV,以响应和推进自己的2025新能源战略。

奥迪方面还表示,2025新能源战略并不影响其“8%至10%的经营利润目标。”这意味着奥迪在新能源车辆研发上的投入不会在现有的预算上面加大。

“奥迪要保持盈利率,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减少投入”有相关人士表示到,借助大众集团现有的新能源平台,可以快速完成奥迪新能源战略的布局;而和保时捷合作的平台已经在奥迪现有的规划当中。“但借用大众MEB平台会不会降低奥迪品牌定位?”该人士提出了质疑。

作为奥迪全球贡献了三分之一销量的市场,新能源战略只有在中国推广开来才意味着真正的落地。

根据相关消息,奥迪全球市场与销售董事伯蓝·绍特(Bram Schot)表示,奥迪未来6年在中国市场将实现销量翻倍的目标。这意味着届时,奥迪在华的汽车销量将提升至120万辆的规模,其中至少40万辆以上的规模是新能源车型。

在4月下旬汽车预言家与奥迪中国总经理魏永新的对话中,对方也明确的透露了奥迪新能源在中国市场的动作。魏永新表示,奥迪拥有体系的新能源车型开发流程,是自上而下的开发,所以第一款纯电动车型在性能等方面值得期待,同时第一款新能源车型即将发布。

“对于奥迪而言,80万辆新能源销售目标取决于中国市场奥迪新能源的业绩表现。”上述人士进一步表示到,从总体数据而言,中国市场新能源需求最为旺盛,在奥迪销量中占比也是最大,未来新能源市场也一定是最大。

但在中国40万辆的新能源车型销售任务,却几乎是从零开始。2017年,奥迪全球销量为188万辆,共售出1.6万辆“半电动车”;在华销售的59万台奥迪产品中,新能源车型几乎可忽略不计。目前,奥迪仅提供三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尚没有一款纯电动车车型。

那么问题在于,除过中国市场,还有多少市场可以吸纳如此规模的奥迪新能源产品呢?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