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除了新能源专属号牌 上周充电设施政策要关注

   2016-11-14 第一电动网
65
核心提示:摘要:浙江省财政将从 2016 年起每年设立 3 亿元、五年共计 15 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数量

摘要:浙江省财政将从 2016 年起每年设立 3 亿元、五年共计 15 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数量、公共事业用车数量、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地方配套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要素将资金拨付至各市,由各地统筹安排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价格补助、充换电设施建设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补助。

放眼过去的一周,整个朋友圈都被“希特夺权之战”闹得鸡犬不宁。反观国内新能源行业十月份3万多台的销量,却为我们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自然少不了上至国家政策,下至地方政府措施的保驾护航。那么上周新能源出台了哪些政策,又有哪些政策与我们息息相关呢?

上海等地将迎来新能源汽车专属号牌

如果将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放在一起,很多人都会有些傻傻分不清楚。为更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好区分辨识新能源汽车,实施差异化交通管理政策。近日公安部相关领导表示,将在12月1日起,上海、南京、无锡、济南、深圳为首批试点城市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新能源号牌的设计理念采用了“绿色环保、绿色为主色调、专用标识、号码增加一位”。

据透露与普通汽车号牌相比,新能源汽车号牌在工本费、发牌机关代号(各省、区、市简称和代码)不变的情况下,号码增加了1位,如原“京A˙×××××”升位至“京A˙××××××”。升位后,号码编排更加科学合理,既避免了与普通汽车号牌重号,能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增长的需求,也有利于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准确辨识。

点评:新能源汽车号牌的实施,意味着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正规统一的管理模式中。不仅有助于新能源汽车的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国内汽车整体产业升级。

5个百亿级产业基地、10个特色小镇为了新能源,浙江省拼了

日前,浙江省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到 2020 年将建成杭州、金华、宁波、湖州、 台州等 5 个产值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创建和培育10个以上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打造杭州云栖小镇、桐乡乌镇两个5G车联网智能交通示范应用基地,建成充电设施基地、汽车智能化平台、汽车再制造及电池回收利用三大产业配套基地。

为实现以上规划目标,浙江省财政将从 2016 年起每年设立 3 亿元、五年共计 15 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按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数量、公共事业用车数量、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地方配套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要素将资金拨付至各市,由各地统筹安排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价格补助、充换电设施建设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补助。

点评:目前浙江省汇聚了吉利、众泰、长江、万向、青年等多家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无论是研发能力还是产品性能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此次浙江省政府能够大力扶植新能源产业,势必将为本土新能源产业注入一股强劲力量。同时,对于全国新能源产业更加快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充电给补贴,其他城市也该向江西省学习

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原因我们总是老生常谈将其归属于充电难上。为什么会造成电动汽车充电难呢?首当其冲就是,公共充电桩资源少、使用成本高,导致充电桩不能快速与电动汽车协调发展。

对此,近日江西省发改委发布《江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省级补贴资金管理及发放暂行办法》,规定该办法所指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指在江西省内建设的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补给的各类充换电设施,分为自用、专用和公用三类。分为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先进行分类补助。建设补贴:按照额定输出功率,对充电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性补贴,直流充电设施(含交直流一体机)4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施200元/千瓦。运营补贴:按照实时采集的数据,统计省级充电信息管理平台每年前8000万千瓦时充电电量构成信息,对所属各运营方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专用充电设施0.15元/千瓦时、公用充电设施0.25元/千瓦时。

点评:新能源汽车属于一个朝阳产业,补贴将为前期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一点对于充电设施也同样适用。但是,我们有必要提高行业警惕性,预防新能源汽车骗补问题再次上演。

通过一周行业动态来看,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能源汽车行业将会持续开启井喷式发展浪潮。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无论是对技术创新、配套产业链建设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还是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相关产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其最终目的就是更好、更快、更稳定地推进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舞台上实现弯道超车将会指日可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