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火 涨价何时休

   2022-04-14 光明日报
75
核心提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颇为闹心。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不少车企纷纷涨价,动辄几千甚至几万元;有的受疫情影响,整车生产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颇为“闹心”。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影响,不少车企纷纷涨价,动辄几千甚至几万元;有的受疫情影响,整车生产已暂停;而交付时间往往也长达几个月,让消费者直呼“捉急”。

从最新数据来看,市场依然火热: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3.6万辆和100.7万辆,同比均增长1.3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怎样看待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形势?“风口”上的新能源汽车缘何让人“爱恨交加”?充电、里程等焦虑何时休?

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热销

成本上升带来价格普涨

“今年的一个‘小目标’就是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爱车。”家住北京大兴的王源介绍,他最近逛了很多家商场、4S店,反复向销售人员咨询,并从价格、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最终看中了一款国产新能源汽车。

目前,王源仍在纠结要不要“出手”。“上个月刚涨了1万多块钱,让人有点吃不消。另外,销售员说交付周期预计3个月,但我听一个在年前提车的朋友说,有可能会延期交付,当时他足足等了半年多。”王源说。

像王源一样,近期不少想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都有类似的担忧。

从市场来看,无论是特斯拉等国外车企,还是比亚迪、小鹏等国内汽车品牌,其部分或全系车型已涨价。就在4月10日,蔚来汽车宣布,2022年5月10日起,蔚来将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部分车型起售价上调10000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大幅提升了锂电池产品需求。受多方因素影响,碳酸锂等关键材料呈现不同程度的供应不足和价格猛涨态势。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涨直接导致电池物料综合成本上涨超过40%,整个产业链条无力消纳上涨的成本,车企被迫纷纷上调新能源汽车销售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购买信心。

“价格波动或将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少则三五个月,长则更久。”叶盛基认为,要加强大宗原材料市场宏观调控力度,适度加快国内锂、镍等资源开发进度,支持国内企业积极开拓国外原材料供应渠道;重点打击联手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保障动力电池原材料、关键材料供应及价格稳定运行。

目前,相关部门已在积极解决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今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先后组织召开锂行业运行座谈会、动力电池上游材料涨价问题座谈会,要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要加强供需对接,协力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共同引导锂盐价格理性回归,加大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更好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充电慢、找桩难等问题未解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说实话,在市区开电车还是挺划算的,充电比加油便宜,但跑长途的时候,充电就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了。”新能源汽车车主韩勇说,两年前,他买了一台新能源汽车,标称续航里程为440多公里,实际续航360多公里,充一次电要1个小时左右。很多高速公路服务区只有4个充电桩,有的充电桩接口还不兼容,每到节假日经常会遇到充电排队的情况,有时一等就是几个小时。

近年来,我国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在充电技术、设施规模、标准体系、产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效。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站7.5万座,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有许多突出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公共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城市公共充电场站冷热不均;充电平台数量多,多平台启停及多渠道支付尚未全面覆盖,充电路径规划、站桩导航功能不完善,用户找桩难、找桩慢,充电的便捷性仍需提升;部分充电桩运维不及时,缺乏充电保障预案,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排队长问题日益凸显;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安全管理责任、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与充电相比,换电模式资金投入更大。”叶盛基说,目前,我国正在北京、南京、武汉、三亚、重庆、长春、合肥、济南等城市开展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逐步摸索总结经验。能量的补充方式应该是多元的,方能更好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未来,要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实际,进行合理布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今年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换电模式试点工作,在质量安全、低温适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希望各地出台更多停车、充电等环节的优惠政策,优化汽车限购措施,为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良好环境。

今年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

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日前,有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称,近期受多地疫情影响,很多合作伙伴供不了货,一些零部件断供,只能暂停生产。

实际上,这并非个案。生产一辆汽车,需要上万个零部件,需要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密切配合。一旦产业链供应链上出现“堵点”“断点”问题,整车生产企业往往也会“独木难支”。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但也面临国际竞争压力增大、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整体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向好,前景非常广阔。”叶盛基介绍,据行业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他表示,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是产业持续积累的过程,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要逐步培育,平衡、协调发展,科学推进。

比如,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及关键材料价格暴涨问题,叶盛基认为,应在政府部门支持下,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沟通,倡导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与协作关系。同时,开展行业自律,消除产业上下游信息壁垒,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向行业公布相关信息,为上游原材料、关键材料企业提前布局、协调匹配产能提供信息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今后将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对产业发展新阶段面临问题的系统研究,修订完善“双积分”管理办法,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快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网云图”一体化发展。

“要加大推广应用力度,继续做好汽车芯片保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等工作,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辛国斌说,要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健全标准法规体系,稳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加强统筹布局,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