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口碑饿了么登上“三楼” 地利生鲜靠外卖提升20%交易额

   2019-07-11 环球网
74
核心提示:东北地利生鲜的门店里,饿了么骑手小王正接过一份打包好的水黄瓜,越来越多人爱用外卖买蔬菜、水果了。这份

东北地利生鲜的门店里,饿了么骑手小王正接过一份打包好的水黄瓜,“越来越多人爱用外卖买蔬菜、水果了。”这份蔬果将在30分钟内送达消费者手中。外卖,正成为生鲜新风口。

生鲜行业市场规模一年高达近5万亿,外卖业务正风起云涌。地利生鲜2018年初决定开展线上业务,“饿了么帮我们扩大了边际效应,扩充了用户群体,部分门店交易额平均可以提升20%。”地利生鲜线上事业部总经理赵云说。

  

如今,这匹“生鲜黑马”在全国拥有超350家门店,在低调布局中完成了从供应链上游,到外卖零售、支付评价、会员运营等全链路的数字化升级,还跟随口碑饿了么一起下沉三四线城市。如果把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比做一栋大楼,口碑饿了么正以全链路数字化体系冲击“三楼”,助力更多行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低于市场价10%还能盈利?

地利生鲜的大本营在东北,门店覆盖东北三省以及北京、天津、贵阳、成都等地。据赵云介绍,“地利生鲜在三四线城市经营得不错,我们在吉林的县级市榆树市营收情况很好。”

得益于对效率的精准把控,地利生鲜甚至可以在低于市场价10%的基础上还能盈利。它变革了传统农产品的多层分销体系,即从农户到农产品经纪人,再到一级批发市场、二级批发市场等,最后通过零售终端触达消费者。地利生鲜打造的是一个从产地直达地利配送中心,省去中间环节,直接触达消费者的高效流通体系,降低了成本。

地利生鲜的产地遍布全国300多个大小产区,合作直采中小型基地500余家,另含10000多家合作社。从产地直达消费者,全产业链运营的秘诀就在于数字化。

除此之外,地利生鲜的商品损耗低于行业均值,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在传统菜市中,消费者的挑拣往往会造成商品损耗,而地利生鲜则推出精选商品,主打无需挑拣,部分商品采用封闭式陈列管理,减少商品碰触,整体损耗率控制在2%以内。

  饿了么提升门店20%交易额

根据《2019线上生鲜消费发展趋势报告》,2019年第一季度饿了么生鲜活跃用户订单量超2018全年。在赵云看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生鲜到家必将成为未来主力消费群体必不可少的场景之一。

目前,口碑饿了么在进货、扫码支付、即时配送、消费评价等交易环节已完成了数字化升级,建成“全链路数字化体系”,并从餐饮业加速向生鲜等更多行业复制。“口碑饿了么为生鲜等合作伙伴打造的是生态繁荣的开放平台,让大家都能从中获益。”饿了么副总裁熊斌表示。

  

饿了么提供的线上流量入口及营销策略,帮助地利生鲜提升了店铺交易额。根据线上消费特点,地利生鲜制定了不同的经营打法。比如,外卖群体相对年轻,普遍对市斤没有概念。通过分析饿了么后台数据,地利生鲜为线上配比不同的商品,如200克的砂糖橘、300克的碧娇柿子等,产品规格更符合消费者需求。

饿了么蜂鸟即配的物流体系,使得消费者在到家场景上的需求能30分钟内满足。赵云认为,生鲜外卖运营没有什么绝技,重要的是精细化运营和差异化运营。如今,地利生鲜线上业绩飞速发展,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约60%。

社区店成最新发力点

密度大、贴近社区生活,能产生网络效应的小零售业态,正成为品牌必争的战略要地。在大型商超增长乏力的情况下,社区店仍然能逆势增长。地利生鲜主营500—1000平米的社区店,在东北等优势地域分布甚广。

地利生鲜首创全品类生鲜连锁超市,升级了菜场市集模式,并且门店引入现场炸制、西点面点加工,豆制品制作等。据了解,地利生鲜每个店可覆盖周围30个多个小区。线下购物者多为年龄层较大的社区居民,没时间买菜或者不愿意挑菜的年轻人,则可通过饿了么的外卖服务即配到家。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外卖的不断发展,为社区商业的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

未来,地利生鲜将加大现有城市及周边布点,并跟随口碑饿了么向华北、华东、华中、华南拓展。易观数据显示,饿了么市场份额升至43.9%,增幅行业领先。据多地媒体报道,饿了么在广东惠州、江西抚州、辽宁锦州等多个三四线城市市场份额突破50%。

业界多有“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戏言,但地利生鲜从未放缓发展的脚步。从东北到全国;从社区全品类生鲜超市到社区精选生鲜便利店;从线下实体门店到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口碑饿了么“全链路数字化”体系给商业、给生活带来的升级,已然让人惊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