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在5月乘用车市场分析会议上,宣布将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预测直接提升至240万辆。
在今年年初,乘联会的预测为200万辆,不到一个季度,其就将预测销量往上提了40万辆。据悉,今年以来,乘联会已三次上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为何会有此举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是什么状况?相比去年同期,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什么变化?
今年年初,寰球汽车联合13家权威机构对2021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作出预测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曾预测,2021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迎来高增长,销量将达到180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去年末也作出180万辆的预测,他认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在40%左右;不过,在今年夏季媒体座谈会上,许海东上调预测至200万辆。他认为还需进一步观察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汽协会在半年数据的基础上再对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发展作出新判断。
而上汽集团质量和经济运行部市场与品牌管理总监郝鸿作出的预测数据更低,他认为新能源汽车对公市场将迎来明显恢复,预计2021年销量将达到140万辆,同比增长27.3%。
240万辆=各细分市场加强+出口增量
从目前乘联会的举动来看年初专家们的预测数字,专家们的表现或显得略微“保守”。今年2月,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到了4月,乘联会将预测销量向上调整至220万辆;此次会议上,乘联会又一次提升销量。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此次预测的240万辆提升值是国内各细分市场全面走强叠加出口增量的综合结果。
从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前5个月呈现“爆发式”增长。1-5月,新能源汽车的批发销量已经达到8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5倍。崔东树认为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延续目前的火爆情况,“去年下半年是持续单边拉升的局面,今年将会变为正常的季节波动性规律,这也是市场化需求波动的良好走势”。
“尤其是近期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新品表现很好,例如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等走势较强,逐步展现出新能源市场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拉动国内消费的增长。”同时,崔东树认为,今年外资和自主主力车企的出口表现强势增长,新势力出口也在蓄势待发,因此今年应新增的10万辆新能源车出口预期增量,这些也能极大促进车市的发展。
在崔东树看来,前5个月新能源汽车的走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受到缺芯片等问题影响,但新能源车基本上没有明显销量损失。自主品牌的芯片供应稳定性好于合资品牌,这也是新能源车虽然芯片用量多,但增长反而更强的原因。”这一结论与本报记者在北京5月末的探店结果一致。
5月末,本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4S店/直营店,发现几乎所有的新能源品牌库存都较为充足,造车新势力的车辆交付时间同此前相比亦无太大变化。但流通协会相关人员却不这么看,他们告诉本报记者,从流通协会的走访调查来看,他们发现新能源品牌受芯片影响较为严重,而正是因为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较小,才导致终端未受太大变化。
当然,北京地区也能给新能源汽车市场下半年销量很大的助力。受到5月份新能源汽车号牌的释放影响,崔东树认为,5月底释放出的6万个纯电动小客车指标,会让北京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几个月会出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合资品牌新能源将于下半年爆发
从品牌分类来看,5月新能源车国内批发渗透率12%,1-5月渗透率10%,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5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2%;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
当然,主流合资品牌仅有2%的渗透率也不见得完全是坏事。崔东树指出,“合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如此之低,说明它们在这一领域尚未发力,而‘双积分’要求下它们必然会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他判断,合资新能源汽车会在今年下半年正式爆发,而一旦合资品牌发力,行业总体销量便会加速提升。
从各个细分市场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走强。前5个月,比亚迪Model Y、蔚来ES6、比亚迪汉EV等高端车型都出现了较大涨幅,在新能源销售排行榜上径直向前迈进;反观五菱宏光MINI EV、长安奔奔EV、零跑T03等A00级新能源车型,虽然一直出现上涨幅度,但整体较为平稳。
乘联会指出,今年入门级新能源车市场总体走势平稳,没有出现超越正常走势的剧烈下滑局面,这也是市场化购买力的影响,A00级新能源汽车市场和A00级燃油车市场走向基本一直。而前期的A00级燃油车市场季节性淡旺季(夏季较弱,冬季走强)特征明显。不过,目前的新能源车走势好于预期。
为何新能源高端汽车会持续走强?在崔东树看来,高端新能源车的走势持续走强,体现出换购群体的换购高端电动车的势头相对较强。我国换购群体在逐渐增多,流通协会在近日指出,在增长趋势方面,汽车换购需求崛起,增速高达73%,汽车换购搜索以移动端为主,换购市场潜力待释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