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能源汽车最新政策了解下

   2020-12-02 中国石油
63
核心提示: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纯电动汽车也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电动化。

自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来,我国坚持纯电驱动战略取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

但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也让不少车主对新能源汽车动了心,却下不了手。 “自己家里没有电桩绝对不能买新能源车,出门连个能用的充电桩都找不到。” “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电池衰减严重……购入新能源的成本会不会太高?” “纯电动车真实续航低于1000公里,出门在外永远有里程焦虑,生怕开到半路回不了家。”

充电难、价格高、电池衰减、续航里程短……新能源汽车存在的这些问题在未来能被有效解决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份最新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对于我们关心的这些问题都有哪些解决办法。

1 降本与优惠政策相结合,用电更便宜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筹新能源汽车充放电、电力调度需求,综合运用峰谷电价、新能源汽车充电优惠等政策,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高效互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

新能源汽车的电耗一直都是令不少人头疼的问题,《规划》中从电耗量和用电成本两方面一起发力,未来新能源汽车在日常使用中的成本也就能有效降低。

2 推动充换电模式的发展,充电用电更方便

◉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智能有序慢充为主、应急快充为辅的居民区充电服务模式,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加强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充电技术研发,提高充电便利性和产品可靠性。 ◉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引导企业联合建立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 ◉鼓励商业模式创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作,引导多方联合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支持居民区多车一桩、临近车位共享等合作模式发展。鼓励充电场站与商业地产相结合,建设停车充电一体化服务设施,提升公共场所充电服务能力,拓展增值服务。

“充电难”可以说一直都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问题:

买了车要找停车位,有了停车位却不一定有充电桩,就算找到了充电桩没准也是坏的……《规划》中对于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都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未来如果充电设施能够完全覆盖居民区、公路以及商场等公共场所并保证运营的话,新能源汽车充电就能像现在燃油车加油一样方便了。 此外,大家还可以重点关注一下“车电分离”以及“换电”。目前,一辆新能源汽车电池在车辆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大概在30%到40%,车电分离的方式可以电池的成本从购车成本中分离出来,买车的时候,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买或不买电池,这样就能灵活控制买车的成本。

“换电”其实就是指换电池。如果大家在购车时选择不买电池,后续可以采用租用电池的方式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出门在外的时候如果电池没电了,大家既可以到充电站充电,也可以到换电站换一块充好电的电池,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等待的时间。

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监测监管,用车更安全

◉建立健全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制度,加强全生命周期监管。 ◉强化企业对产品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加强对整车及动力电池、电控等关键系统的质量安全管理、安全状态监测和维修保养检测。 ◉健全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以及维修保养检测、充换电等安全标准和法规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安全召回管理。 ◉完善充电设施保险制度,降低企业运营和用户使用风险。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一直都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使用新能源汽车最怕出现自燃事故,万一出了事,维权赔偿也是难上加难。

未来,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维护保养、安全检测以及汽车报废等问题如果交给专门的运营公司解决,那我们用车的便利性也会极大提高。

素材来源 | 中国政府网 工信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